|
本报讯 7月9日上午10时,13辆37座的旅游巴士整整齐齐地停在资溪县的站前广场,13辆旅游巴士精心编号,车门处都站着一位面带微笑、手举编号牌的导游,这样的场景对于近年来旅游业异军突起的资溪县城来说,也是一个稀罕事! 原来,就在这一天的上午10时10分,首趟从上海来的旅游专列就要抵达资溪县了!此趟专列共13节软卧车厢,乘坐了420名游客,属于豪华旅游专列。从上海来的420位旅客用两天的时间探秘资溪的原始森林、亲近天然氧吧。在享受温泉的滋润、体验漂流的刺激之后,他们于昨日17时,带着依恋和不舍登上了返程的列车。 坚持“生态立县”的资溪利用环境优势,打造一个富民产业——资溪原生态旅游。通过近年来的苦心经营,资溪的旅游产业在国内已小有名气,成为了抚州旅游的一张名片,迎接了很多省内外的朋友。为了进一步扩大资溪旅游在长三角的知名度,提高抚州旅游业在江浙沪地区的影响力,爱动脑子的资溪人把主意打到了火车专列身上。开通旅游专列,不要说在抚州是首次,在省内也不多见。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资溪人就摸着石头过河,调动多方资源共同筹划。2010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资溪县通过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同志与上海市旅游局、上海铁路局取得联系。多方争取下,资溪县才拿到了开通旅游专列的机会。 可惜,好事多磨。原定在当年7月份开通旅游专列的计划,被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冲没了踪影。洪水之后是一场艰辛的灾后重建攻坚战,开通旅游专列的计划就在资溪人民殷切的期望下无奈地被搁浅了。直至今年年初,洪灾带来的阴霾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慢慢消散,驻资溪的两大景区旅游开发集团和许多资溪本土的“农家乐”老板共同请求当地政府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隐藏在资溪人民心中的“专列梦”又悸动了。在与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再次取得联系后,初步敲定于七月份开通旅游专列。 可是,难题又出现了。 资溪的旅游毕竟不是久负盛名,如果没有市场,只怕这个梦想只能停留在纸上。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今年3月8日,资溪县派出专人抵达上海参加“抚州知青联谊会”进行动员,老知青们鼎力支持第二故乡的发展,当场报名人数就多达上百人,还通过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发动了上海朋友一起报名参团,最后人数远远超过预计。上海随团过来的组织者之一柏万青直言:“报名人数太多,这趟车只坐下了109位知青。”据悉,7月25日还将有一列从上海发出的专列,载着428位游客驶向资溪。 几经波折,这一次“旅游专列梦”终于实现了,而资溪旅游富民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 余进 本报记者 宁璜 章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