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游人如织。
十里河滩游人如织
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于一体,十里河滩自去年正式开放以来,已成为贵阳人节假日出游的又一目的地。
5月6日,正是小蟾蜍孵化的高峰,陆梅和丈夫带着孩子,蹲在草丛边,仔细观察小蟾蜍从孵化地向河道的迁徙。
由玉环摇碧、蛙鼓花田、绣水浮径等景点构成的生态科普学习线上,各种植物群落旁边,竖立着介绍动植物名称、特性的科普标示牌,吸引了诸多游客的关注。
作为典型的城市湿地,十里河滩具有河流、农田和库塘等多类型湿地,生物多样性突出。河滩区域内植物总计千余种,包括诸多珍稀、特色植物种类。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香樟、榉树、青檀、沉水海菜花、牡丹、杜仲、银杏等7种,古树种类则有猴樟、枫香、乌柿、椤木石兰等,树龄达5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4棵。动物总计有500余种。其中包括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种,大鲵、游隼、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贵州特有鱼类多斑金线鲃,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岩原鲤等,都将十里河滩作为家园。
在十里河滩建设过程中,为着力提升湿地建设科技水平,贵阳市启动了《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特征恢复与重建成套技术研究》项目,研发、集成的喀斯特高原河道型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技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湿地污染物生态净化和资源化技术、湿地生境改造与恢复技术、湿地区域荒弃地及路桥隧渣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为十里河滩打造高品质湿地公园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悉,目前,十里河滩已经和威宁草海、石阡鸳鸯湖、威宁锁黄仓一起,被人们称为贵州四大湿地,在贵阳,依托小车河的另一个湿地公园已经开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