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森林生态游进入良性循环 向支柱产业迈进
Eedu.org.cn 作者:马一梅 赵…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0
 
柴河林间瀑布。
柴河林间瀑布。

  黑龙江日报讯 我省森工林区,拥有一大批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特色资源。全省的重点生态旅游景区,大部分坐落在森工林区,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4处、省级森林公园17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湿地保护区公园2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4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25处。

  目前,我省森工林区已成功开发出了五营、亚布力、雪乡等32处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我省森工森林生态旅游业,从2000年起步至今,规模不断壮大,成为省森工的八大产业之一,为我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随着森林提供木材功能的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功能的加强,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用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目前,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正在全球兴起。

  七月流火。走进森林、享受生态旅游的快乐正成为人们夏季解暑度假的最佳选择。占我省行政辖区总面积四分之一的森工林区,为建设生态示范省,展示天保工程成果,再造秀美山川,打造旅游酷省,积极地做着贡献。

  位于柴河林业局宏声林场的“柴河九寨”风景区,是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集瀑、潭、泉、峰为一体,自然景观颇具规模。目前,围绕“水上欢乐无限”主题正在建设的柴河九寨水上乐园工程,率先启动了该局旅游产业向多维发展升级的“新引擎”。记者近日从山河屯林业局获悉,由省森工总局主办、山河屯林业局承办的“2012中国龙江凤凰山森林养生度假旅游节”将于7月26日盛装开幕,目前山河屯林业局正在做着节前筹划工作。为打好夏季旅游“战役”积极筹谋布局,成为当下省森工总局所属各林业局的一项重点工作。

  从附属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跨越

  森工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附属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转变,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十年,成绩斐然:成功开发了五营、威虎山、桃山、亚布力、中国雪乡、凤凰山、大沾河、兴隆、上甘岭、美溪、回龙湾、日月峡、梅花山、珍宝岛等32处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4处,省级森林公园17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湿地保护区公园2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4处;林区拥有国家2A级以上景区25处。开发建设了平山神鹿、铁力日月峡、中国雪乡、桃山、平顶山等10处旅游滑雪场,其中3S级滑雪场3处;宾馆、招待所40多家,其中三星级6家;重点景区旅游家庭宾馆200余家;旅行社12家;开发了15处林区精品漂流线路。重点开发建设平山旅游区、大海林中国雪乡、山河屯凤凰山、上甘岭溪水、五营原始森林、苇河八里湾旅游风景区、美溪回龙湾、汤旺河石林景区、柴河小九寨旅游风景区、东京城鹿苑岛、兴隆森林小火车民俗游,以及海浪河、响水河、岔林河、大丰河漂流等知名景区(点)和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蒸汽机车观赏、民俗生态、疗养休闲、避暑保健、冰雪运动、冰雪游乐、狩猎探险、原始森林观光、冷水漂流、戏水垂钓、环境生态、历史遗迹等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森工系统没有哪个产业像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这样,发展迅速、见效显著,成为使林业局获得收益、职工群众增加收入的先导产业,在短短十年中成长为林业局的支柱产业。

  走向“以林养林”的良性循环

  做好山水文章、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加快恢复,扭转了一些林区森林资源“消大于长”的逆向演替。

  大海林林业局的“中国雪乡”,从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山沟,发展到中外闻名。雪乡的前身双峰林场十年前年产1.5万立方米木材,产值300万元,发展旅游停伐后,少采木材10万立方米,蓄积增加,产生了相对价值1000多万元的生态效益。景区年产值从不到5万元发展到5000万元,137户人家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见证了白雪变“白金”的奇迹。大海林、山河屯、五营、柴河等林业局,历史性地实现了“以林养林”的良性循环,使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给林区人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增量,推动森工林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有效地缓解了林区就业压力。

  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林业局的重点产业,有力补充了减伐后的不足,使林区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林区旅游业由2002年产值1.4亿元,接待35万人次,发展到2011年产值25亿元,接待520万人次。

  森工旅游产业先后荣获全国森林旅游十佳单位、旅游促销商品设计大赛银奖、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奖、省旅游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昔日赫赫有名的“林大头”,成为今天森林生态旅游中的“林大腕”,他们正在打造新的靓点,提高森工的知名度,助力森工经济和社会发展。

  旅游业市场化步伐相对迟缓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省森工旅游业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市场化、社会化步伐相对迟缓,反哺和支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能力亟待增强。

  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是制约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现有景区因缺少资金扶持,林区景区基础设施落后。拥有优秀的景区却没有现代化的接待设施,旅游资源占有量与省旅游发展金给予的资金扶持不成比例。缺少高水平规划和深度开发,已经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多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重复状态,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鲜明。林区现有的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和人才短缺,抵抗风险能力、客源市场开拓能力较弱。林区缺少战略投资经营者和龙头企业。林区的优秀旅游资源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道路、电力和通讯等建设都很简陋,甚至是盲区。中国雪乡尚处于电网的末端,凤凰山进山道路等级不够,威虎山、小九寨风景区至今没有通上国电,知名景区尚且如此,其它景区情况更为突出。

  森工所辖景区有女真人的发祥地、渤海国遗址、阿城金源文化、柴河汉代摩崖石刻和多处抗日战争遗址等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资源,现阶段对森工林业产业的再现和历史文化的挖掘不够。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集合区

  2012年,根据我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省森工总局确定了森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抓住国家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的机遇,全面实施“四八四三”长远发展战略,走区域旅游精品战略,将森工精品旅游景区整合成我省最具竞争力的森林生态旅游精品集合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内先进景区管理模式接轨,将森工各重点景区全面推向国内旅游市场。力争2012年实现旅游产值及收入达到29.8亿元,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以上。

  坚持高立意、大手笔、专业化的规划原则,完成大海林雪乡、山河屯凤凰山旅游景区的旅游详细规划。指导完成了亚布力旅游名镇建设规划,重点打造亚布力、山河屯凤凰山、大海林中国雪乡“三点一线”的白金旅游集合区,实行精品景区资源联合,优势互补,形成森工旅游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黑龙江森林生态和冰雪旅游产业。

  以打造亚布力、汤旺河全省重点旅游名镇为突破口,结合森工的小城镇建设实际,全面提升森工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水平。将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小城镇建设进行不同的功能定位,根据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及特点,抓好以亚布力、汤旺河全省重点旅游名镇为主的15个小城镇作为森工林区旅游名镇。

  重点开发打造海林雾凇岭、佛手山石林、威虎山主峰景区,将“亚雪公路”打造成林海雪乡第一大道;整合打造“亚布力、雪乡、凤凰山”旅游集合区;推进清河旅游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其知名度,打造新亮点;盘活亚布力滑雪名镇的资产,做活做强旅游名镇;打造威虎山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等。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