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0月4日电 (记者丁思)“黄金周”8天的长假旅途中,通过微博(微博客,MicroBlog)及时发布旅游动态与信息,成为当下出行游客的“潮流”。“微直播”分享全世界美景,也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攻略。
4日,长假已然过半,甘肃兰州的徐颖正漫步于湖南凤凰古城的沱江边上。她用手机拍摄照片上传美景,并简要介绍近日行程和当地著名景点,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每次看到网友回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有更多的人与你分享这份快乐。”徐颖说,通过微博她也收获不少,“很多人给你建议,教你路线,很省事儿”。
出行途中难免遇到困难,“微博救助”也成为节日期间中国内地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最为迅速的方式。面对今年双节客流高峰,兰州铁路局推出“兰铁助‘微’旅游出行”特色服务,通过网络的力量满足乘客需求。
“这是咨询剩余票的,这是外省游客问兰州天气的,还有腿部残疾的乘客由家人帮助用微博预约进站的……”兰州火车站微博维护人员介绍,为保证旅游顺利出行,该站开通微博“兰州火车站008亲情服务台”,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服务预约,并及时发布社会各界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信息。
来自福建的游客刘明明2日抵达兰州,欲前往青海游玩,用手机查看着甘肃和青海相关的旅游信息。他说,相关部门对旅游信息的发布十分“人性化”,“开通微博”便是其中之一,可直接咨询和参与互动。
“通过微博圈还可在旅途中找到志同道合的驴友(热衷自助游的人),给旅途增添不少惊喜和乐趣。”刘明明说。
微博中也不乏“建言献策”的网友。网友“798黄良才”建议,“十一”长假,全国各大景区或旅游城市相继“沦陷”,似乎只有从时间和空间上才能找到应对之策——错时休假,取消这种集中性的假期,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开展区域旅游产业协作,暂缓“十一”长假游客井喷态势。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惠民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称,微博参与门槛低,传播力度大,爱心救助、监督社会等功能逐渐被“寄托”于此,并不断发挥它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