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读者美丽乡村游” 25名读者实地探访增滘村
昨日,广州日报元旦六响炮之一的“广州日报读者美丽乡村游”活动正式举行,本报和广之旅联合邀请25名读者来到荔湾区海龙街增滘村,实地参观体验了增滘村美丽乡村工程的新貌新景,并且在乡村绿道上骑行游览。目前,增滘村的美丽乡村改造工程正在陆续开展中,并将于今年底完工亮相。

读者在绿道快乐骑行。

昨日,广州日报读者游览增滘村。
文/记者全杰
图/记者曹景荣
“现在增滘村看起来环境状况确实并不令人满意,但有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都将会有大改观。”昨日,25名读者在观察增滘村情况后,讲得最多的就是期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增滘村的村容村貌能有“质”的提升。
改造河涌建步道
目前增滘村的环境现状确实并不令人满意。读者们在增滘村里看到,贯穿该村的大和涌、增滘涌水质发黑发臭,漂浮着不少垃圾,滨水岸线建设也非常简陋,两侧缺乏休闲公共空间。另外,该村的中心水塘淤泥遍布,水华杂草丛生。
“虽然近年来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但环境建设却还没跟上。”海龙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郭红说。据介绍,增滘村将投入1750万元进行大和涌、增滘涌两岸截污工程,同时投入45万元进行水环境处理。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程:升级大和涌两侧道路、两岸灯光亮化及三线改造、铺设全长约500米的石板步道及护栏。
臭水塘将变荷塘
升级改造的最大亮点当属中心水塘的“变身”。“在对中心水塘清淤去污后,还会将水塘与大和涌连通,对岸边的环境进行美化,建设荷塘公园。另外还将增加滨水步道铺装和护栏。”郭红说。
“如果中心水塘变成了公园,河涌也不再污浊发臭,不仅村民高兴,我们游客也会倍感舒心。”来自荔湾区的读者何艳芬对于增滘村的改造充满期待。
郭红还介绍说,建设美丽乡村不会搞“大拆大建”,以微干预、微改造为主,会尽量保护好原生态。“因此村民的房屋都不拆迁,但会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综合的整治和统一的规划。”
湿地很有“西关”味
当读者们来到第二个参观点“增滘村大沙河湿地”时,立即就被眼前美丽的河涌湿地景观所吸引。河涌明净静谧,两岸的绿道植被青葱,小桥和亲水平台穿插其中。读者们纷纷拿出相机或者手机争相拍照。意犹未尽的读者更是骑上自行车,沿着绿道环游湿地。“大沙河湿地是我见过的市内湿地公园中最好的一个。”读者谢敏玲一边骑车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而读者林国昌觉得,大沙河湿地很有“西关”味。
“大沙河湿地的建设也属于增滘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郭红说,自从大沙河湿地建成后,就成了当地居民锻炼身体、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文娱活动有去处
“风景是变漂亮了,但村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品质又如何提高呢?”读者叶秉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郭红介绍说,增滘村会将空置的东隔港侨联会规划为文化站,设置图书馆、活动室、会议室等。另外还会在文化站前广场设置宣传报刊橱窗,新建一处户外休闲文体活动广场,设置两个羽毛球场和休闲健身区。
增滘村概况:
增滘村位于有着“千年花乡”美誉的荔湾区西部芳村地区,距离广州、佛山中心城区均在12公里以内,是联系广佛的城市门户之一。
读者体会
林国昌:这次看到广州日报的读者美丽乡村游活动,我们一家三口早早就报了名。从参观的情况来看,增滘村有其独特的魅力,美丽乡村建设也充满希望。但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部分细节欠缺的地方,如大沙河湿地公园难觅公厕,希望能对此做出改进。
隋国辉:希望增滘村美丽乡村建设能加快步伐。但在建设规划上,需要注意整体统一性,例如部分居民房屋已经出现老化、外墙陈旧,所以建议将居民房屋都列入整体升级改造,不留下改造“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