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南京提出“学杭州” 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
Eedu.org.cn 作者:顾巍钟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25
    “‘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提法颠倒一下,却有本质不同。因为如今国内‘旅游城市’多的是,但把整座城市作为旅游对象,让游客休闲度假、进行‘城市旅游’的,凤毛麟角!”南京市旅游委主任金卫东21日表示,南京要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迈进。
  
  据介绍,2012年南京旅游总收入1272亿元,接待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在六七名的水平,但旅游业中低效益的观光游仍占主流,制约了旅游消费能力和游客停留时间。此外,城市许多景区旅游功能不够完善、服务设施不够配套,“好看不好用”,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什么叫旅游功能不完善、服务不配套?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举例说,一条长江路,集中了总统府、1912、梅园新村、图书馆、美术馆等数十个景点,既有历史景区,又有现代商业,可作为民国文化旅游休闲街好好打造,但目前不管从景点整合、街区环境还是食、娱、行等的配套,尚未形成气候。再如玄武湖-钟山风景区,也欠缺各类功能配套。“要是游人下了车到景区要走很远,‘内急’了找不到厕所,就是旅游不配套。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学习杭州西湖,就在苏堤之下,吃饭、酒吧、购物这些配套应有尽有,景色好看、配套好用,这才是成熟景区!”
  
  从一个个风景区、度假区,到城市开放绿地、历史街区,乃至于城市建设、管理都已“景区化”了,就上升到“城市旅游”的高度。专家介绍,休闲度假如今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像世界旅游头牌国家西班牙提出“国家旅游”概念,并不是其景点有多么震撼,而是各项配套以及旅游城市都成了“景区”。
  
  杨卫泽说,旅游业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中,“游”只占1/6,在强调全要素的“城市旅游”中,门票收入应低于1/6,游人乐游城市、“乐不思蜀”,停留时间延长、旅游节奏放慢,将带来住宿、购物、商务等各项收入的全面增长。
  
   “南京山水城林一体、历史景点众多、商贸功能突出,适合发展集中文化生态和都市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南京副市长陈刚认为,不像许多地方搞那些无中生有的“主题公园”,南京的旅游禀赋信手拈来都是宝,一座紫金山,拥有孙中山、朱元璋、孙权三个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城内的总统府、夫子庙,郊区的阳山碑材,都是独一无二的资源……“我们缺的是品牌提升、要素整合、旅游环境。”
  
  金卫东介绍,南京正进行“一核、三带、五街区、八片区”的风景带布局,推动南京向“城市旅游”转变:“一核”为玄武湖-紫金山中央公园,面积40平方公里,相当于南京老城面积;三带,滨江、秦淮河、明城墙-明外郭三条百里风光带;五街区,夫子庙-老城南历史街区,长江路和颐和路民国街区,新街口-鼓楼时尚街区;八片区,汤山、老山、牛首山、栖霞山、金牛湖等郊区山林。“我们要求,这些片区都要按照各自定位发展,进行旅游全要素的配套,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整个南京城差不多都被这些景观带分割包围,成了大景区了。”南京规划到2015年旅游收入2000亿元、接待游客超1亿人,初步实现“城市旅游”。(顾巍钟)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