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凉山6月9日讯(记者 冯巧凤)6月8日,记者从邛海湿地五期、六期等规划设计方案汇报会上获悉,邛海湿地五期总体定位为“四季花海”,以“二片四带、一区一场”布局,景观结构为“一轴繁花香四季:一岸一池一泽一花湖,一洲一山一岛一花轮,一湾一寺三村多节点”,更加生态自然。
会议听取了西昌市委市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同济规划院、省交通勘察设计院关于邛海湿地保护区五期“四季花海”、六期“梦回田园”及西昌市绕城环线公路规划设计方案的汇报。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凉清,凉山州委副书记苏嘎尔布出席。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主持会议。
邛海湿地保护区五期位于邛海东北岸,西起小渔村与湿地保护区三期相连,东至环海路,北至规划环湖路以北的林带边缘,南至青龙寺以南与邛海湿地保护区六期相连。功能分区为“两片、四带、两区、一场”,即官坝河口水土保持及湿地恢复片区、小青河口水土保持及湿地恢复片区;农田水质净化林带、北岸湿地恢复及展示带、东岸岸线生态修复带、公共活动支撑带;天然土著鱼繁殖保护区、土著水生植物和水禽保护区和官坝河沉沙清淤场。
根据规划方案,湿地五期规划定位是以邛海高原淡水湖泊自然湿地的修复为立足点,以河口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展示为特色,按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建设的生态公益性项目,更加生态自然;是在继承前四期“生态化、去公园化、景观性和功能性有机结合”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奋进一步,以花为媒,以花为点睛,展示邛海基于优异气候、光热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四季花海”、美丽绝伦的湿地生态系统,实践“美丽中国”的理念;是以河口水土保持和三角洲湿地恢复为重点,协同邛海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消除泥沙淤积这一威胁邛海生态系统安全的最大因素,画出西昌“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墨重彩。
在听取了规划情况汇报后,翟占一、罗凉清对西昌扎实推进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建设给予肯定,对设计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翟占一指出,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态立州”发展之路,把邛海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之一,深入实施西昌及邛海周边植被恢复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切实加强高原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邛海水域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观鸟岛、梦里水乡、烟雨鹭洲和西波鹤影湿地保护区深受社会各界赞誉,凉山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翟占一指出,打造邛海“国际重要湿地”,是凉山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生态立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美丽凉山,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邛海湿地保护区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五期六期湿地保护区规划建设中,一是坚持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高起点科学规划,学习借鉴国际国内湿地建设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原湖泊水质生态保护与城市湿地建设新模式,推动湿地保护区建设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二是切实加大地表径流的保护,成立州邛海三条入海河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西昌、喜德、昭觉、普格等县市联动,重点抓好入海河流上下游综合治理,特别是源头治理,同步推进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排污管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邛海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四是将湿地保护区景观性和功能性有机衔接起来,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科学布局,提高已建成湿地保护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保护湿地资源。五是进一步彰显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在城市与邛海湿地保护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和田园过渡带,出则繁荣、入则自然,有效降低城市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六是将湿地恢复与新村规划建设、群众安居致富、生态旅游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建设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旅游街区和城市社区,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打造城市生态湿地旅游知名品牌。七是进一步优化和突出湿地保护区主题,着力打造景区标志性建筑、挖掘景区文化内涵等工作,构建旅游文化的主题元素。八是加大邛海湿地保护区宣传,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