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第三产业发展的好坏将决定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必须要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市委的号召,再次为仙女湖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仙女湖别无选择,只有走生态发展、文化旅游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仙女湖是新余人民的母亲湖,这里山清水秀,生态良好,具有“三分秀色二分水”的自然美景。尤其位于“庐山——井冈山”、“三清山——明月山”两条精品线路的交叉点,可谓是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叠加,发展空间巨大。
仙女湖区成立以来,已经走过13岁的历程。十几年来,仙女湖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积极探索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尤其在2002年仙女湖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后,开发建设呈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此后,仙女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行,推动景区强筋壮骨、发展壮大,一湖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金山银山。全区财政总收入由2001年的498万元增长到去年的4.43亿元,接待游客由2001年的9万人次增长到去年的101万人次,旅游的快速提升使仙女湖步入了黄金发展期。仙女湖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工湖泊到“仙女下凡爱情名湖”的华丽演绎,从过去不知仙女湖在哪儿到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仙女湖》,使之名扬全国的惊鸿一跃,为建设全国一流生态文明名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改革创新积蓄发展能量
近几年来,仙女湖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发展不动摇,将项目建设融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中。通过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等市场之手,逐步打破景区开发经营“吃大锅饭”的局面,先后引进了中国水务集团、浙江龙华集团、米兰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兴建了佛教文化博览园、抱石文化创意园、体育公园、龙华国际大酒店、爱情岛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项目,改造提升了景区景点和游船品质,走出一条由“政府资源控股、社会资金入股”的旅游集团公司开发建设新模式,推动了旅游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多元型加速转变。同时,商贸物流、文化创意、职业教育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也得益于该区狠抓项目的超前眼光和魄力,尤其是落户于仙女湖中心物流园区的“万商红、正大钢材、汽车城”三大市场已初具规模,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亿元、税收收入5亿元、实现就业人员5万人以上的规模,将成为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夏末秋初,走进仙女湖,一种发展的潜力、自信的气度、如火如荼的开发场景会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爱情岛、圣集寺、体育公园、九龙湾MPA休闲中心等一批新兴景点游人如织,万商红、仙女湖汽车城、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汇聚建设,挺起了仙女湖第三产业发展的新脊梁,必将推动仙女湖在新一轮发展角力中赢得先机。
实干发力推动转型升级
聆听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的冲锋号,仙女湖区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委会精神进行了新的工作部署,确定了“旅游立区、三产强区、实干兴区”的发展思路,着力把仙女湖打造成我市第三产业转型发展的升级版和示范区。
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创建5A景区为抓手,以实施“湖内湖外互动、上游下游联动”为突破,以发展高端休闲旅游为定位,高起点规划好景区,突出差异化、唯一性特色,着力打造创意新颖、项目独特的旅游“卖点”;高品质建设好景区,加快湖内景点整合改造升级,同时策应电视剧《仙女湖》热播效益,创意实施“五个一工程”,积极唱响“红色井冈山、绿色仙女湖”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开发建设一批生态农业和康乐养生休闲项目,把仙女湖打造成生态休闲和养生宜居的乐园。
着力打造商贸物流集聚区。全力扶持万商红、正大钢材、汽车城“三大市场”做大做强,着力把万商红建成赣西地区一流的“品种齐全、价美物廉、配套完善”的商品直销批发中心,把正大钢材市场建成“电子交易+剪切加工+快速配送”的现代钢材物流配送中心,把仙女湖汽车城建成集“文化展示、品牌交易、配件服务”等大型汽车产业综合体。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金融信息等与之相配套的第三方物流。
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先行区。加快推进抱石文化创意园、佛教文化博览园、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三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把抱石文化创意园建成全省一流的文化创意示范园区,力争成为国家级文化创意园区;把佛教文化博览园建成“江南水五台”和佛教圣地;把汽车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内一流的汽车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同时引进“梦幻水世界”、“仙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项目,使仙女湖逐步建成新余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
挽海弄潮连八方,意气风发向洋去。面对新的发展蓝图,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仙女湖,将以改革创新、敢想敢为推动跨越发展,编织出更加美丽的神话传说。
(通讯员梁云森彭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