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游客用垃圾换水 景区五天省了两千多元垃圾清理费
Eedu.org.cn 作者:崔嵘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9
 

骊山景区垃圾兑换矿泉水处 雷浩 摄

骊山景区垃圾兑换矿泉水处 雷浩 摄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恰逢十一旅游黄金周,人民网陕西频道联合人民网旅游频道,派出两路记者组成报道小组,从北京出发途经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通过卫星直播车对沿途的重点景区进行走访,以“十一黄金周‘景风’面面观”为主题,系列报道《旅游法》对今年旅游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

  陕西骊山自然景观秀丽,还有兵谏亭等三十余处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骊山景区管理部门推出了用“垃圾换水”新颖的环保方式,受到社会关注。

  10月6日,人民网“十一黄金周‘景风’面面观”报道组来到陕西骊山旅游景区。记者发现,游客来此参观,只需将自己旅途中产生的垃圾,拿到景区门口兑换处,就可以换取一瓶矿泉水。兑换群体中有许多是家长带领孩子前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这种方式特别好,让孩子切身体会文明出行的乐趣。”

  随后记者采访了骊山国家森林管理处市场宣讲组负责人陈飞,陈飞告诉记者活动自10月1日开展以来,反响特别热烈,5天的时间收回垃圾约20箱,兑换给游客的矿泉水1500多瓶。

  陈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瓶矿泉水的成本是0.625元,发出去的水总计937.5元。然而如果将游客带出景区的20箱垃圾散落在山上每个角落,在过去的5天内需要5名工作人员才能清理干净,人工费每人每天150元计算,总计3750元。这样不仅费时费力,工作人员在山上清理垃圾还存在一定的安全因素。

  陈飞说:“从经济效益来讲收获很大,然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倡导游客文明出行,环保旅游。没想到获得的反响这么好,我们景区每个工作人员都很有成就感。以后我们还会坚持这项活动不仅是在黄金周期间,希望能够将这种方式推广到其它景区。”(崔嵘)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