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平遥享受远离都市的喧嚣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2
 

  醒来时太阳已经露了脸,让人似乎觉得前一晚上的狂风细雨只是在梦里。赖了一小会儿的床,我起来收拾好自己,塞了块蛋糕就出门了。

  衙门客栈的不远处就有个售票点,卖票的大姐看样子很和善,还问我要学生证,我一脸笑容地告诉她我没有,拿好票,心里还在喜滋滋的,呵~

  手里揣着门票、地图,肩上背着我心爱的D80,沿着古城的街道边走边拍,任阳光照在脸上、身上,尽情享受着远离都市喧嚣的安静和悠然自得,我明白,如果人生不能用眼睛去发现,那世界只是小小的一角,在有生之年,享受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新鲜,才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坚定。

  早晨的平遥还是很安静,游人也并不多。平遥古城实行的是通票制,一张门票一共可去16个景点,不过如果要全部逛下来,一天的时间还真有点紧,于是我采取的是重点游览,按网上介绍的,重点去的是县衙署,日昌升,中国镖局和城隍庙。

  在古城内,基本上所有房子的建筑都是典型的三进式穿堂楼院,属于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与南方的古建筑有着天壤之别。日昌升票号是我当时所观景点的第一个,位置就处于古城的西大街,算是我国最早的票号,也就是现在我们的银行。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日昌升曾经生意非常红火,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后因外国银行的进入,才逐渐走向衰败,但它却最早开辟了中国票号的先河,当时的中国各地皆因它的开创而先后效仿其建立自己的票号,那便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业了。

  中午与一驴友在昌頣丰吃饭,点了当地有名的栲姥姥,平遥牛肉还有碗秃与一些忘记了名字的小吃,向来不习惯平淡面食的我总算也是尝了个鲜,怎么着来了平遥,还是要尝尝的~~~

  古城里感觉鬼佬的身影到处都是,也许在他们眼里,中国正是因为古老才有神秘感,所以才会吸引着他们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只是眼前这一幅西洋景,竟也能与这古老的街道和建筑物相得益彰,协调而不夸张,我想,这也应当是中国逐渐走向世界的一种标志吧。

傍晚时分,走在古城墙上,夕阳西下的余晖洒落一地,远处天空变幻的霞光让我不停举起手中的相机,向前方望去,是那没有尽头的城墙,而扭头左右顾盼,一边是古城的闲然安逸,一边是新城的熙攘热闹,两种景色跃然入目,让我感叹生活有时就像这城墙的两边,选择左手还是右手,永远是一道难题,若想两者得而兼有,便成了遥不可及的事了。

  晚上一人回客栈,路上差点迷路,因为古城灯光太暗,而岔路又多,在这样陌生的城镇里,异地他乡的灯火也无法驱散心里的小小害怕,我仅能凭着白天的印象和记忆判断方向,在幽静的小路上急步行走着,终于看到熟悉的“听雨楼”,这才放慢脚步。

  本想进客栈,却发现客栈旁边的小店有很好看的剪纸,于是进店买了剪纸和一本书,与店内可爱的两姐妹聊了会儿天,才知道她们从小就未离开过平遥,看着她们清澈的眼神,我开始有点喜欢这儿了。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