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绿东舟为我们找到住处,房东是个40来岁的男人,会说一些普通话,他告诉我们,他有个儿子在成都学计算机,是个大学生。说起儿子,满脸的幸福和骄傲。看到我们这些城里来的游客,房东有些犯难,原因是怕我们不习惯,我们一再表示可以习惯这里的住宿和饮食,他才匆匆离开做起准备。

莫斯卡村内生活的小女孩儿,高山牧场的生活让她们脸上都生出“高原红”。
没多久午饭便已经张罗好,酥油、青稞面、白糖,摆了出来,屋中的火塘中熬着藏茶。大家动手做酥油糌粑,一大盆酥油里舀出一小块放在碗里,从火上的壶里再舀点热茶,抓几把炒熟的青稞面,放上白糖在碗里用手搓揉,直到碗和手上没有一点残渣,所有的东西形成了一个油亮亮的土豆样的东西。把 “土豆”抓在手里,把碗里倒上大茶,一顿饭就开始了。房东说,莫斯卡的人一年四季就只有酥油糌粑吃,偶尔加一些附近乡镇产的香辣酱,就算是换了口味。
在村中闲逛,村里的人对照相一点也不陌生,也不害羞,两位婆婆远远地走过来,远远地笑着,凑过头来看我给她们拍的照片,不停地议论,大概在影像里找到了年轻时的影子,还不停的指点哪里又多了条皱纹。在一个房子前,一个婆婆正帮另一个婆婆打理着头发,已经编好的就有三十几根细细的小辫子,并掺着丝绳让它看起来更长更密,婆婆手里拿着几个样式简单年代久远的饰品,年龄的增长并未阻挡对美丽的向往。
离村子不远有一座藏传宁玛派寺庙,寺庙古老的梁柱上题着“清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修造”字样。寺内第一任上师来自青海省果洛,现在的日穹仁波切是第三任驻寺上师。金龙寺每年都要举行4次大的宗教法事活动,除了弘扬佛教、传道授业,同时也归拢了村民们的心绪。本以为10月4日是法会的日子,到的时候才知道日穹活佛前几天去了丹巴县城,法会在早些时候已经结束了。往里走,一个窄门之后有一处隐蔽的转经堂,几十个漂亮的木制转经筒排列一些蛛丝,挂在转经堂狭小的窗子上,从这个地方看出去是阳光下映照的山峦。风吹得尘埃在光影里翻飞,它们从古老的土墙上脱落,化在时间的长河里。
出寺庙时,与一只油光水滑胖得奇乖的旱獭不期而遇,它正在不紧不慢地啃一块这里罕见的白菜帮,想是前些天寺内做法事活动时,有村人从村外购进了些蔬菜。当地人称旱獭为“雪猪子”,总是以酥油糌粑供养着。
莫斯卡村被两条河环绕着,河水清澈见底,村人洗脸、洗衣都在这河里。河边的洗衣妇人见对她举着相机,随即起身整理衣装,站得笔直露出微笑。走上高高的山坡,终于得见莫斯卡全貌,方方正正的小村子,犹如绽放的曼陀罗花朵,静静卧在云中,守着一份安详与孤独。

前往攻略:
交通:成都新南门车站、茶甸子车站有到丹巴的直达车,在丹巴包面包车进入莫斯卡。茶甸子车站每天有一班直达丹东的直达车。成都市上成雅高速,经过二郎山隧洞到泸定,再往康定走,20公里到瓦斯,上省道212线到丹巴,丹巴到丹东乡有70公里路。50公里处往右党岭,往左丹东。到丹东后只能选择步行、骑马、拖拉机、越野车进入莫斯卡,越野车进入危险度高。租马往返费用在150元左右一匹,拖拉机往返300元。
住宿:在丹东乡和莫斯卡村住宿,住宿卫生条件不能太过苛求。丹东条件相对较好些,建议去1公里外的热水塘村泡个温泉,因为莫斯卡没有条件洗澡。
丹东:宿村民家中,价格在一个床位10~15元之间,建议住阿绿东舟家,院落干净。
莫斯卡:可宿村民家中或在金龙寺水泥院落中支帐篷,村民家中床位10元一个,建议自带睡袋。
美食:丹东的放养猪肉非常好吃,莫斯卡村的餐饮非常简单,基本上以糌粑、酥油为主,很少有青菜。前往该地如果饮食上不习惯,最好自带食品。
注意事项:莫斯卡村海拔4300米,属高原地区,前往时最好准备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品。春夏两个季节昼夜温差大,夜晚凉爽怡人,白天阳光强烈,要带好防晒用品及夜间的御寒衣物。最佳旅游季节是6至11月,夏季草甸上野花遍地,10月后层林尽染。
喇嘛庙:莫斯卡村内有一座小寺庙,该寺是金龙寺的子寺,小庙子有金龙寺的藏经楼,收藏着各种经书、藏传佛教理论书籍上万册。藏经楼的底层就是印经房,里面负责印经的人是专门学习过德格印经技艺的村民担当着印经的任务。这里的格萨尔石刻群也是莫斯卡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在小寺庙的格萨尔塔,他们的刻像还以独特的方式一块一块地镶嵌在那洁白的墙面上。
莫斯卡牧场居住区:从高处往下看,如同佛教的坛城。四周风景绝佳,溪水环抱山峦起伏,丰富的植被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色彩,距离莫斯卡村有一处高山湖泊果仓错,两地相距约5公里,可以骑马或步行前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