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自从拆掉了北京城的老城墙那天起,旧城就将渐渐不复存在了。

北海

故宫
今天,在老城墙矗立的地方,只剩下了几座城门楼和角楼。完整保存的明清时代的历史遗迹,主要分布在中轴线上,比如天坛祈年殿,比如故宫、景山、北海、钟鼓楼,再有一些零散的遗迹,这座城市的旧物,已越来越少了。推荐阅读:老祖宗财富 消失中老北京小吃文化
曾经有一则报道吸引了我,说的是一个日本人,叫岩本公夫,他在正在拆迁扩建的平安大街边的胡同中搜集了好多旧式门墩,并把它们一个个地用自行车运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校园里,集中地放到一片空地上,以期有博物馆会收藏它们。
门墩居然也蕴含着如此之多的文化象征!电视上那个日本人在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些石头门墩的分类、它上面雕塑的含义、它产生象征意义的年代。一个日本人对北京旧城的物证如此有研究,叫我吃了一惊。
当年对平安大街的扩建,不少文物专家是反对的,因为那是一条文物街,大到段祺瑞执政府,小到极精致的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以及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一座石桥),都在那浓密的国槐掩映下。但城市的发展要使它的中部再来一条宽阔的交通干线,现实需要必须要早日修好这条路。还有专家说即使修好了,因为这条路上很多的红绿灯,也会使它变成一个长长的停车场。但是平安大街仍旧修了,而且进展迅速,据说改造了明清时代就有的古旧管线,而且沿街将全按明清时代的灰色主色调来建筑,并且绕开了主要的历史文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