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踏访红色足迹之黑吉辽 林海雪原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
Eedu.org.cn 作者:敖蓉 李己…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5
 

 

    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    

 

    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相信每一个到过哈尔滨的人,都对那里的街道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尚志大街、一曼街、兆麟路……抗联英雄们的名字铭刻在街市上,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哈尔滨,集中展示抗联英雄事迹的场所是东北烈士纪念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曾在这里遭受酷刑后走上刑场。

    新中国最早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开馆时,周恩来同志曾特别指示“要把烈士纪念馆办好,广泛地宣传革命的历史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以教育人民”,并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办公室主任由春华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这座老建筑。走过抗日怒潮、地下烽火、血染沙场、黑土英魂等一个个展厅,一幕幕英雄画卷在人们眼前展开。从杨靖宇将军用过的褥子,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穿的旧呢料裤子,董存瑞舍身炸敌堡后荣获的特级军功章等7000余件藏品、5000余份史料中,游客可以细致地了解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朱瑞、董存瑞、杨子荣等147位英烈及两组集体烈士的英雄事迹。

    纪念馆的陈列一改以往纪念馆通过文字、照片、文物的表现手法。在专门展示赵一曼的事迹、遗物的区域,赵一曼的半身像用汉白玉制成,当游客经过时,灯光就会照亮赵一曼的面容,同时耳边会传来赵一曼在赴刑场前给她的孩子宁儿的一封信的内容,此情此景,令人经久不忘。由春华说,“要通过创新,给观众深刻印象和强烈触动感,纪念馆以艺术的手段生动展现出烈士的形象,就是希望能感染和震撼观众。”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红色旅游景区较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游客还可以参观双城“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尚志碑林、萧红故居、北大荒博物馆……这些景区都会给游客带来难忘的印象。

    哈尔滨市旅游局局长杨杰说,哈尔滨的红色旅游景点有的在市区,有的在郊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单独编排红色旅游专门线路。对一般游客,我们考虑到每个人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将红色旅游景点同其他景点结合起来,共同推介、宣传,让更多人通过旅游了解历史文化、革命人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变化,以及旅游业发展,人们的选择也在变化。现在人们更注重文化、历史、传统教育,在对旅游景区景点的选择上更加理性。人们更关心景区有什么特色,看过之后能给人什么启发。家长们为了培育下一代,对红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为我们宣传推介红色旅游提供了更好的契机,更好的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省正在以新的思路打造红色旅游体系。大多数抗联遗址景区位于林区,要使红色旅游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使之成为一项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达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追寻英雄的足迹

    翻开《吉林省红色旅游手册》,总能看到一个人的名字————杨靖宇。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记者在吉林的采访,就是追寻着他当年在林海间战斗的足迹。

    通化是采访的第一站。在温暖的四月天里,这个位于长白山区的小城处处生机勃勃。“通化有三张名片:医药城、钢铁城、葡萄酒城,现在我们还有第四张名片。”通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德军说,“这里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主要地区和浴血奋战的主战场。发展红色旅游,我们要把‘抗联英雄、林海雪原’的主题做大,吸引更多的人来通化看看。”

    杨靖宇烈士陵园很好找,每一个当地人都会给你指明方向。在浑江东岸的山冈上,建有一座占地18万平方米的园区,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就安葬于此。步入陵园,满眼是青松翠柏。这里还有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在展示东北抗日联军不屈不挠、抵抗外敌的展品中,有一个再现杨靖宇最后5天的8分钟小电影很受游客的欢迎。

    陵园管理处处长王晓君告诉记者,这里是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馆藏文物和史料2000多件,自1985年开馆以来接待了中外参观者500多万人次,今年以来,杨靖宇烈士陵园日接待量达到1500人次。

    近年来借助红色旅游的品牌效应,通化市不断提高和完善旅游产品项目,整合旅游资源,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打造为优势产业。在充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与长白山生态风光游、冬季冰雪游和工业游有机结合,融合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资源整体提升。

 

    第二天,记者从通化出发,继续向长白山腹地前进,目的地是白山市靖宇县。“没有杨靖宇将军,靖宇县还叫 江,哪有现在名气大!”一见面,白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洪智就道出了当地人对杨靖宇将军的敬仰。靖宇县是东北抗联诞生的地方,也是杨靖宇将军殉国的地方。这一带是当年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最多的地方。

    靖宇县有6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以抗日联军和杨靖宇为主题的景区有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抗联诞生地————城墙砬子会议遗址、那尔轰会师纪念碑等景区。

    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记者遇到了从山东沂蒙山区来旅游的两位游客。“来这里参观很有意义,我们对抗联的历史很感兴趣,景区建得也很有特色,等到夏天的时候,估计这里的游客更多了。”他们这样说。

    顺着石板路,记者在青松翠柏间沿着山势走下石阶,在绿水环绕的一处凉亭旁,便能看到一棵常青树。导游介绍说,杨靖宇将军当年就是把这棵树当掩体与敌人激战,最终寡不敌众,壮烈殉国。如今,人们把周边都保护起来,建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纪念地。

    目前,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已被批准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万名游客到这里参观拜谒。

    在靖宇县采访结束,记者一路向北,来到红石林业局。这里是长白山深处,保留着多处抗联遗迹。当年抗联英雄们与敌周旋,大多是在长白山的深山密林中活动。他们一方面与狡猾的敌人开展游击战,一方面还要与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相抗衡。红石林业局辖区内有多处密营,它们大多建在密林深处,搭在半地下的地方,不易被敌人察觉,如做饭的灶台就搭在松树的树洞里。抗联的勇士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革命遗迹,红石林业局突出特色,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林业局经营区内沿江、沿湖10万公顷森林被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停止采伐作业。红石林业局通过反复探索,确定从木材生产向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并把发展森林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这里旅游资源丰富,白山湖、红石湖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茫茫林海中,沿湖的奇石险峰数十处,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在人文景观的开发上,红石林业局把众多的抗联遗址保护起来,按照历史记载,恢复历史原貌,吸引游客到此参观。

 

 

    再现大决战的精彩瞬间
 
    从锦州南站下了火车,记者搭上开往锦州市区的公共汽车,直奔辽沈战役纪念馆。

    在有关辽沈战役的战略地图上,锦州处于核心位置。各地游客到葫芦岛观海,辽沈战役纪念馆也是必经之处。

    在讲解员杨啸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这座主体建筑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纪念馆。馆内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纪念馆中央的《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当年为国内首创,它采用了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是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宏大的艺术陈列规格、内容丰富的藏品、现代化的展示技术使辽沈战役纪念馆游客数量逐年增多。从2008年3月开始,这座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馆长康静波告诉记者,现在,纪念馆日均接待观众近5000人次,免费开放后的第一个月接待了12万人次。

    几年来,锦州整合辽沈战役遗址资源,确定了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核心,以“黑山阻击战遗址”、“塔山阻击战遗址”为重点,以“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配水池战斗遗址”等景点为补充,形成带状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打造辽沈战役红色旅游品牌。

    牛屯村,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60年前,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就进驻到这里,成立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拉开了辽沈大决战的帷幕。2005年,在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大背景下,锦州市提出利用红色旅游带动乡村发展的思路, 牛屯村也因此得益。村民将土特产出售给游客,还统一注册了“ 牛屯”牌集体商标。靠着红色旅游,村民金井喜大爷的两栋暖棚每年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游客一来,我们就多了收入,比如玉米成熟后,按斤卖平均一棒也就2角钱,但在青玉米的时候,可以通过煮、烤、炸的方式出售给游客,一棒可以挣2元钱。”金大爷告诉记者。

    包括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在辽宁省,抚顺雷锋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等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4大类50余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构成了较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辽宁省旅游局规划处副处长张弘说,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2005年开展红色旅游以来,辽宁省逐步形成快速增长的红色旅游产业。2007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了1500万人次,收入达到120亿元,约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15%。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2500万人次,收入达到200亿元,约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18%。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