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边
一直向往着那种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城市。因为破坏可以让一个城市的精神凸现出来;破坏得越彻底,城市的精神显现得就越真实。因此,我选择金边。
王宫:朱颜未改繁华如梦
金边,在70年代之前,都还被唤作“印度支那的小巴黎”,虽然河内和西贡有时也这样称呼自己,但似乎只有创造了辉煌吴哥窟的高棉文明,才懂得艺术与浪漫的真谛。
洞里萨河从金边一侧缓缓流过,它的上游,就是洞里萨湖,西哈努克国王曾经用所有的溢美之词来感谢它养育了高棉文明。著名的吴哥遗址,就在湖北岸。
洞里萨河边,是金边的精华所在:王宫、国家博物馆、殖民地时代的高级酒店,一字排开。河岸上,椰子树间的旗杆上树立着所有与柬埔寨建交国家的国旗。一个从战火与苦难中脱身而出的国度,是怎样迫切希望重新融入世界,由此可见一斑。
金边王宫并没有曼谷王宫有名,正门紧锁,两名卫士持枪而立。游客的入口则是远处一个1米多宽的旁门,还几乎没有任何标示。这样的低调,使得它更像一座真正的王宫,而不是旅游景点。轻轻穿过漫长而狭窄的花园走廊,刚一拐弯,只见王宫广场宽阔无边,花园一尘不染,王宫建筑金壁辉煌,一切都似乎是几百年前的样子,因为缺少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因此格外震撼。漫步其间,不能不感叹金边王宫的奢侈:举行典礼的金殿、收藏艺术品的法式二层小楼、装修奢华的剧场,以及完全用1公斤银砖铺成大殿地面的银殿,可以想象当年的柬埔寨是何等富足。
走着走着,不由想起后主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句子。感叹即使朱颜未改,属于金边的辉煌岁月也已经一去不回。
红色高棉的死城
如果说金边王宫就好像吴哥窟一样,记录高棉民族曾经的辉煌,那么s-21监狱遗址记录的完全是苦难与辛酸。1975~1979年间,红色高棉夺取柬埔寨政权后,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对国内实行残酷统治,大量杀戮异己。s-21监狱以前是所学校,却在民主柬埔寨时代成为红色高棉的一处集中营,据统计,曾有两万人在这里被屠杀。昔日的学校,变得阴森恐怖;明亮的窗户被用铁丝网封起;宽阔的教室被简单隔成几十间狭窄的牢房。文明在这里中止,人性在这里扭曲。
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边,突然变成一座空城、死城,200万人口似乎在一夜之间只剩5万。金边,险些像那座被遗弃的吴哥窟一样,变成人们再也无法找回的记忆。1979年,红色高棉终于下台,但之后是持续了20年的越南入侵、内战和动荡。直到1997年,金边才慢慢回过神来,步履蹒跚地开始寻找自己的当年“东方小巴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