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厘岛的雕塑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某些雕塑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了灵魂
岛上有20000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所有寺庙的建筑形式虽然乍看之下各有风格,但实际上都是一个模式,通常在所有的入口处都会有一个阴阳门,意思是把好的东西带进去,不好的留在外面;然后是一个内院,是筹备祭奠活动的地方;第三扇门里则是供神的大殿——神殿。在巴厘岛3天的时间里,我大概穿过了不下20个阴阳门,每次通过时都在心里默默念叨要把那些不好的,想遗忘的东西留在门外,的确很神,进了阴阳门头脑里就变得很空,心中没有了恨与抱怨,只有美丽。但遗憾的是每次离开,那些主观希望忘记的东西又都统统跑回脑中,看来我需要在北京首都机场安一个阴阳门了。

围着统一花色纱笼的雕像
布撒基寺(Besakih)又称母庙,始建于11世纪初,是巴厘岛最古老、最大的印度教寺庙,也是巴厘印度教寺庙的总部。它位于巴厘岛的东北部,阿贡山 (Mount Agung) 的山坡上,距离首副府登巴萨60公里。这里的香火非常旺,最庄严盛大的艾卡达萨鲁德拉(Eka Dasa Rudra)百年祭典就是在此举行的。在母庙可以欣赏到典型的巴厘岛传统的庙宇建筑,内有多座高高的尖塔。这些庙塔的层高与其重要性成正比。

祭祀用的食品
而始建于16世纪的海神庙(Tanah Lot)则是巴厘岛最重要的海边庙宇之一,每当涨潮的时候,这座坐落在岩石上的寺庙就会被海水团团围住,整座寺庙与陆地隔绝。当地人说,16世纪时,东爪哇最后一个祭司曾避居于此,因沉迷于这里的美景,在巨岩上盖了这座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的庙宇。今天的海神庙吸引了众多游客,不过对于中国游客说,更感兴趣的还应该是欣赏日落,此地欣赏到的日落景色应该是整个巴厘岛最精彩的,而海神庙也因其绝佳的夕阳景观而名声大噪。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