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山西芮城 华夏文明寻踪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4
 

 

佛光寺大殿内精美的唐代佛像雕塑(来源:新华网)
 

    在山西省的西南角,由北向南的运风高速公路已行至尽头,而作为南端终点的风陵渡镇除了名字好听以外好像无甚特别,不过你若能把中国地图展开并将目光搜寻到这里的话便会惊奇地发现——原来黄河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大弯竟是从这里拐过去的!的确,由南转而向东,黄河从此处开始变得温和平缓,而它最先滋养到的便是风陵渡镇所属的芮城县,永乐宫壁画、唐代木构建筑广仁王庙、大禹渡、西侯度等遗迹仿佛在向人们昭示——这里地方虽小,但华夏文明的精华却一样不少!

 

广仁王庙全景(图:新华网)

 

    风雨飘摇中的广仁王庙

    “伟大之斗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这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唐代木构建筑的高度评价。而全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的佛光寺、南禅寺、天台庵、广仁王庙居然全在山西省境内。其中广仁王庙就位于芮城县城以北3公里的中龙泉村。

    我们到达时,发现庙前的石碑上赫然写着“五龙庙”三个大字。向当地人询问得知,原来庙前曾有五龙泉水作为村中灌溉之水源,因此老百姓一直把广仁王庙俗称为五龙庙。其实整个庙宇本应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不过据说后来因为土崖塌陷,毁了大半,东西厢房也被夷为平地,因此我们看到的便只剩正殿和建于清代的戏楼了。置身殿前迎头观望,不难发现这座虽已浸透了岁月风霜的建筑仍有其动人的风韵。大殿造型端丽、结构简洁、屋顶平缓、栱瓣棱角显明。檐下只有柱头设斗栱,而补间没有斗栱。殿身有檐柱16根,全部筑入墙内,殿堂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据讲解员介绍,这些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而作为一座木构建筑,它的每一根木头和每一处相互承接、咬合的地方仿佛都能使人感受到盛唐时期那种古朴雄浑的气势。

    在现存于世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中,广仁王庙是唯一一座道教建筑。它能够历经风雨沧桑保留到今天,实属上苍的厚爱。据记载,这座庙1958年曾经大修,但由于当时对唐代建筑的风格、结构等都没有认真研究,所以大修后遗失了一些唐代遗风,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斗栱加新墙体。直到1983年以前,这座正殿一直都是村小学的教室,庙里的塑像也被毁坏了。不过幸好如今这里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的周围也种满了花草,几个老汉在园子中勤勤恳恳地打扫着。 

    当我们驱车离开广仁王庙时,这座建于唐太和六年的河东一带唐代建筑孤例,远看就像一处没落在无垠麦田和乡下民宅边的小庙,普通甚至是不起眼,但它却因其古老的唐代建筑遗风,在民间的草野落拓中坚持着那份守候了千年的孤寂。

    永乐宫壁画神奇迁移

    芮城县西南的永乐镇,是新兴道教师祖吕洞宾的诞生地。他死后大家为纪念他特意在永乐镇招贤里村修建了一座名为永乐宫的道观。可当我们坐车赶往永乐宫准备一探究竟时,汽车却停在了芮城县北郊的龙泉村。而车前所显现出的竟然也是永乐宫,难道历史的记载真的出现了误差?

    其实不然,如果你在芮城县中随便问一个上些岁数的老者,他们都会告诉你,永乐宫原先确实是在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招贤里村。不过1959年,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地处黄河北岸的永乐宫,正好位于计划中的蓄水区,水库建成后永乐宫将被淹没在几十米的深水之下。当时正处在最艰苦的自然灾害时期,但周恩来总理竟亲自下达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整体迁移永乐宫及其各殿内的大面积壁画。

    走在院落内,两旁绿树成荫,喜鹊在枝头间鸣叫雀跃,而一座座大殿便掩映在这片树木花草之中。我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是如何像空间转换般突然从一处消失随后又在另一处原貌重现。而作为永乐宫最有名的壁画艺术,它的精美与完整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这里现存的均为元代壁画,无极殿中的《朝元图》是其中的代表。在402平方米的墙面上,描绘着286位朝元神,8幅主像均在3米以上,玉女像也达到了1.9米。画面按对称美的仪仗形势排列,以青龙、白虎为先导,主次分明,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不雷同,色调优雅、逼真至极。如果打开手电观察细处,发现小到一片云彩或是一种衣饰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时由于保存完好,纵观全局,场面极为波澜壮阔。除《朝元图》外,纯阳殿、重阳殿内的吕洞宾、王重阳修道成仙的连环故事画也很富意趣。这些壁画集人物、山水、园林、宫殿、道观古刹、农舍、茶肆于一体,每一块墙壁都是一个小故事,连在一起仿佛能让人回到当时的那个朝代。难怪著名戏剧家马少波先生称之为“永乐三清铁画钩,曹衣吴带兼刚柔。唐宋遗风满壁是,堪称天下第一流”。

[1] [2]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