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涠洲岛 玩转最年轻火山岛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C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9
 

    涠洲岛,地质学家发现的中国至今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火山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环境生态等许多学科的考察基地,潜水佳地……好玩但并不火热的涠洲岛,将它的神秘之美、神奇之美,渐渐从学术圈里扩散开来,为拥有敏锐触觉的旅行先行者所知。

 

 

    清新印象:热闹的小岛市井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南面,西临越南的火山岛。它孤立海中,四面环水,仿佛是深海中的世外桃源。岛口呈圆椅形,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在航拍的镜头里,我看见的涠洲岛就像一只巨型螃蟹横卧海中,神秘莫测。

 

    南方的天气过早进入酷暑,又久不消散。一年里几乎任何一天来到涠洲岛,你都要忍受这令人不安的潮湿。由于岛屿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来往船只,运输和贸易必在此停泊,形成了小岛上最繁荣的中心。每一只船的来临靠岸,对小岛的人们而言,都是一次小小的节日,船上下来大批做贸易的商人,他们从北海或者南宁带来生活用品和一些蔬菜,带到市场上去叫卖。而三轮摩托车夫的生意是靠那些前来考察、潜水和探险的人拉动起来的。小岛虽小,但要想从南走至北,还是需要耗费许多的体力与时间,摩托车成为岛上陆地最有力、最普及的工具,小岛是一个急坡,山上山下的人虽然彼此相识,但也懒得常来常往。

 

    我住在山顶的吴伯家里,他们家几乎在岛另一头的尖子上,集市上的人称山顶叫“农村”。在生意火爆的季节里,很少有三轮车夫愿意将自己的车从山下热闹的集市里开到冷僻的山头上。因为路不好走,既颠簸又耽误生意,总之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我的缠绕之下,车夫陈终于愿意替我跑这一趟。但条件是在未来的几天里,我必须包他的车,他会带我跑遍岛上大大小小各处神秘有趣的地方。

 

    我选择住吴伯家,因为他家离一个叫做芝麻滩的地方很近。那里有火山迸发时的痕迹,芝麻滩是片荒凉的火山遗迹,需走上十几分钟的路方可抵达,在这座火山岛的顶部,几乎任何时候周遭都是寂静的,四周是枯萎的香蕉林,它们耷拉着黄叶子,伴随我一路。

 

    惟一活的气息似乎就是间歇风送来的海浪声。顺着声音,我知道自己没走错,往东,再往东,就看见芝麻滩了,这是一片望不见边的沙滩,并不是大,而是有优美的弧度,在眼睛能看见的范围里,突然拐了个弯,就奇妙的消失了。海浪顺势一层层的叠过来,在沙滩上化成一滩白沫,浮起一些彩色的贝壳,里面藏着小小的,透明的寄居蟹。我一直在奇怪“芝麻滩”这个名字的含义,到了这里才发现,由于火山爆发,山体被震动,许多碎石从上方滚下至沙滩,散落一地的碎石,远距离看就好像一地的芝麻,星星点点洒在海边。听说岛上的无人海滩有很多,但像芝麻滩这样“一地芝麻”的却只有这一处,芝麻滩的“滩”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沙石滩,而是由火山岩浆流淌至此,然后凝固形成的地面。由于海滩是坚硬的凝固层,除了让人想像出岩浆流动时惊心动魄的美,几乎别无它用,船无法停泊,靠岸更是别想,失去了贸易的可能,于是这个小港就被彻底放弃了,终于成了只有探险者才会前来探望的地方。

 

 

    夜海岛:越夜越风情

 

    夜晚即来的海边是一片宁静的橘色,蔚蓝的天空正逐渐退去,赤红的太阳映照着天边彩霞,咸腥的海风里夹杂着烤螃蟹、海螺和鱼的香味,许多的人趁着阳光消失前海水尚存的热度,在水里玩耍,小鱼和海螺,还有寄生蟹遍地都是,会吐墨汁的墨鱼偶尔也能被浪打上来,每吐一次墨汁就把周边的沙滩染黑,惹得尖叫和笑声不断。我坐在烧烤摊前留恋着最后的日光,眼看着烤炉的火光就透亮起来,而海那头的橘色却消失在墨绿色的天际,海滩上的人渐渐变成黑色的剪影,但依然生动不已……这样的生活让人的内心透着淡淡的喜悦。

 

    在湿冷的冬天这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很少下雪,虽然一样潮湿,但是风尖锐得可以敲碎骨头,撕碎皮肤,涨潮的时候,浪大得能越过海滩卷上小岛的水泥路,把人淋得湿透透,所以冬季涨潮时在岛上骑车走路,当地人都得带着雨具。而现在,空气静谧得让人可以彻底忘记季节变换,天气是那么好,恍然以为如果一直这么坐着,也许天空并不会被黑暗吞噬。

 

    终究还是到了夜里,然而夜里的海岛丝毫不寂静,热闹只是从海滩边移到了港口。港口的市集依然灯火通明,各家海鲜馆全部将桌子抬到露天的棚子下,老板亲自站在门口邀请过往的食客,小岛虽小,人情世貌丝毫都不逊色,该有的饭局,该有的交际,该有的呼朋唤友,一一俱全。当然,如果食客是我这种异乡人,老板就会以高涨一倍的热情来召唤,极力推荐最有特色、最贵的海鲜。说是最贵,其实每一样都便宜得心动,2块钱的生蚝,5块钱的螃蟹,烧烤椒盐,各种口味随便挑,而每一种似乎都不容错过。

 

    我开始明白,海岛的夜不是属于风景的,是属于港口,属于市集,属于人的,在这里你所感受的,不仅仅是2块钱的生蚝,5块钱的螃蟹,10元一斤的大虾,在一片人声鼎沸里,你正不知不觉和海岛做着更为深切和亲热的接触。夜愈来愈黑,而灯火愈来愈通明。

 

 

    巴洛克教堂:旧日的人文标识

 

    由于涠洲岛是自然形成的火山岛,所以人文并不是它的主要特色。但是地图上的教堂标识还是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在第二天又坐上陈车夫的车,他在无人的小道上将摩托车开得飞快。我大口吸着带着泥巴味道的风,仰头看去,阳光和蓝天如此绝妙,美得像一张油画。我忍不住想,在这样一座充满大自然杰作的火山岛上会拥有怎样的一座教堂呢?

 

    教堂藏在岛的深处,据说,现在岛上人口都集中在山下的集市附近,只有做礼拜的时候,才会有虔诚的信徒前来祷告,普通的游客则难以徒步抵达。教堂壮观、精美,出乎我的意料,这恐怕是涠洲岛当年受到欧洲文化影响的最好证明。精美的雕栏和四壁上的法式雕刻已经被风蚀去了鲜丽的色彩,但是尤显沧桑。二楼拥有一道标准法式的拱廊,空荡的厅堂里留着古老的木质黑板和一叠落了厚灰的桌椅,这一定是当年岛上学堂还没盖好时,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19世纪60年代,法国传教士到涠洲岛传教,1870年始建涠洲岛教堂,在当年,这个工程大兴土木,耗费了不少人力物资,教堂即便在今天看来,虽然外部的墙壁已经掉成灰白色,但高大威严的形象依然肃穆。整体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巴洛克式,传教士带来的最大影响不是一座教堂,而是整个岛的居民,相传几代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每个周末,依然有众多的家庭来教堂做礼拜和祷告。

 

    如果我不是在岛上,只是单单在这幽静的清晨,站在宗教味十足的法式建筑拱廊之下,体味着岁月之旧,四下一片香蕉地,风送来海的咸味,阳光如此炙烈……恍然还会以为时光交错,来到旧日南亚的某个角落。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