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博客 | 帮助 | 环保频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长在稻田里的开平碉楼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3
 


开平碉楼

  如果说每一座建筑都是一首诗,那么开平的碉楼群就是一部组诗,有着绝句一般的旋律节奏和十四行诗的优雅高贵。

  开平碉楼的旋律和节奏是外在的。虽然每座碉楼是分别修建的,但每一个村落都布局和谐。错落有致的单个碉楼结合在一起,怎么看都还是中国式的小村庄。阳光打在四周的稻田上,晶莹剔透,随风飘来稻香阵阵。远远望去,缕缕炊烟,哪里是楼群啊,活脱脱的“鸡声茅店月,人际板桥霜”,一个秀丽的水乡。

  碉楼的优雅则是内在的。这是中国第一批“海归”的杰作。19世纪中叶,大批满怀淘金梦想的开平人远赴大洋彼岸。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少人在异国他乡获得了宝贵的经历,也有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回乡置地、建房、娶妻、生子成了他们家境殷实后的必办之事。开平的华侨带回国内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他们在海外的生活体验。也许受了西方建筑的熏陶,他们在建房时,用拔地而起的楼式结构取代了当地传统的平面展开式居住格局。

  自力村里的铭石楼,共有6层,首层为厅房,以上是3层居室,第五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最高的天台上,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铭石楼内部,至今保存着当年主人使用的整套家具和生活用品。既有古色古香的床榻、枕头、桌椅等中式家具,又有西洋的留声机等现代物品。祭奠祖先的地方,用黑白照片替代了画像。

  开平碉楼群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都十分窄小,每个窗户外面都有一个铁制的防护栏,墙体上还设有枪眼。这是因为“时局分更,匪风大炽”,在土匪的眼里,华侨便是“肥肉”。于是,许多碉楼的建造更有着防匪的目的。巧的是,碉楼的样式模仿欧洲古堡本来是出于一种艺术的想象,却客观上和古城堡在防匪的功能上取得了一致。

  19世纪40年代,魏源用笔和纸完成了著名的《海国图志》,开启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时代。几十年后,开平的华侨则用更真切体验,将欧洲古堡带回了南粤大地,用石、砖和水泥,在稻田间写下了另一部“海国图志”。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