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水资源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广济桥:韩江上的"清明上河图"
Eedu.org.cn 作者:周人果 梁…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2
 

  【地理坐标】

  潮州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接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历史上,广济桥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广济桥地处韩江中游,是广东东部通往福建、江西的必经之路,韩江又是粤东交通运输的动脉,所以广济桥一建成便成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

  【历史坐标】

  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俗称“湘子桥”,全长517.95米,整座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这种造桥方式在我国桥梁史上还是孤例。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不仅是潮州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更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潮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桥梁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民谣中所说的“桥”,指的正是“广济桥”,初名“济川桥”,因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于桥畔的传说,所以又叫做“湘子桥”。

  这座古桥位于潮州市广济门外的韩江上,已历时832年之久,自古至今倾注了不少地方官员和潮州人民的心血,历经数次修建扩建维护,得以保存且不断完善,成为我国古代桥梁中最早的桥梁和浮桥相结合的启闭式桥梁。并因造桥艰巨、结构多样、在桥上又有商市等原因而闻名海内外。

  回首广济桥风雨八百年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由潮州知州曾汪倡建,话说曾汪命人在韩江的江心建了一桥墩,然后造了86条梭船,分别连接东西两岸,成为独具一格的浮桥。这座桥从当年的6月动工,9月完工,总共用了三个月。潮州人民看到夙愿成真,都很高兴,曾汪也自豪的说:“昔日风波险阴之地,今化为康庄矣。”因而把桥命名为“康济桥”。

  淳熙元年间(1174年),康济桥的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该桥,并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丁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康济桥改称西桥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此后多位太守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接,形成了目前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后来,宋、元、明各朝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增筑桥墩,减少梭船。一直到了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对广济桥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重新修建”,建成后的桥,西边有10个桥墩,东边有13个桥墩,桥中间由24只梭船连接。又同时在桥上架建亭屋126间,并联屋构筑了24座风格不同的桥楼,并且把桥名定为“广济桥”。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伦又增筑了一个桥墩,减少6只梭船,最终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格局。整座桥梁从1171年始建至1513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总共用了342年的时间,建桥时间之长在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

  刚柔相济,有动有静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由于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实际上,按照前人的总结,广济桥这种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其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第一是“十八梭船廿四洲”,桥由东、西两段的24座桥墩和中间的十八梭船连接而成,浮桥可开可合,结构奇特,同时还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这在我国桥梁史上还是个孤例。

  第二是“廿四楼台廿四样”,即在桥墩上建筑起形式各异,用途各别的24座楼台亭阁。其独特之处不仅仅是这些楼台亭阁,更让人讶异于文化深厚的是,这些楼台亭阁被先人们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摘星、凌波、仰韩等命名,而每一个名字都有其独特的涵义。在古代岭南,类似广济桥这类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前人所称“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大特点———“一里长桥一里市”,这应该是广济桥惠及老百姓最有力的一面。广济桥是广东东部通往福建、江西的必经之路,韩江又是粤东交通运输的动脉,所以广济桥一建成便成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据史料记载,每天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入夜后桥上灯火高悬,酒肆猜拳呼令,还有歌妓丝弦,已是嘈杂声不堪。在桥市里几乎听不到韩江的水声,致使外来的人常常闹出“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清雍正铸鉎牛“镇桥御水”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再修广济桥,同时铸了二只鉎牛,分别放在西桥第八个桥墩和东桥第十二个桥墩上,意在“镇桥御水”。那为什么要特别铸这两只鉎牛来“镇桥御水”呢?相传,韩湘子在造桥时,曾经手书四个字“洪水止此”,并立碑于湘子庙内。民间传说广济桥是由于这四个字的保佑,才能在历次洪水中幸免于难。后来,在一次修桥时不慎将石碑弄丢了,从此,水灾不断。

  当时的老百姓向知府张自谦报告:“湘子桥之所以屡遭水灾是因为韩湘子手书的‘洪水止此’的石碑不见了,现在只要重写这四个字才能解决水灾的问题。”据史料记载,张自谦当时认为韩湘子是神仙,他写的字自然有法力,但自己是一个凡夫俗子,就是把这四个字再写一千次也是无济于事的。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在唐玄宗开元九年(712年)建山西蒲州黄河大桥时,曾经用当时全国总产铁量的四分之一(约300吨)铸成8只大铁牛放在大桥上,用来“镇河压怪”。于是他仿照这个做法,铸了二只鉎牛放在广济桥上。

  那大家肯定问,古人为什么要用牛来“镇桥御水”,而不用其他动物呢?其实这种做法是“厌胜法”中的一种,因为牛在地支为丑,在八卦艮,在五行为土,古人以“丑艮土”止水,这就是铸牛御水的原因。可惜到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韩江再一次发生洪水,东桥墩的鉎牛坠入江中,所以潮州就有了:“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的民谣。

  彰显潮州人民智慧结晶

  广济桥桥墩的体积之大在世界古桥中是极为罕见的。实际上,由于韩江水急势险,广济桥屡毁屡建,历元明清诸代,已经重修了20多次,为适应其独特的地形、水势,才有独特的桥形,而桥墩就更有特色。桥下的24个桥墩,全部用花岗岩石块卯榫砌成,比一般的桥墩要宽大。其中大的长度在14.4米到21.7米,宽度在9.5米到13.85米;小的长度也在10米以上,宽度在5.7米,使大桥显得敦实壮观。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着许多关于“仙佛造桥”的传说。虽然传说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是广济桥桥墩之间铺着长13米至15米,宽约1米的巨大石梁,每条石梁重达50至60吨,大家想一下,这一些巨大的石梁在古代机械设备如此落后的条件下是如何安放在桥墩上的呢?

  原来是这样的,建桥的人先把木排绑在石梁上,待到韩江涨水时,靠水的浮力,将木排抬升到指定的位置再把石梁安放在桥墩上,由此可见当时建桥工程的浩大和我们的先人是何等聪明智慧。在1958年重修广济桥时,经过勘探,发现广济桥桥墩的基础是筑垒在江底的一条石脉上,这也是桥墩为什么会如此稳固的原因。大家想一下,当时的建桥者是怎样在水流湍急的江底找到这条石脉的呢?是巧合还是有意识地把桥墩建在石脉上,以确保桥墩的稳固。也不用多说,大家也许心里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了。

[1] [2]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