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百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5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位于广元市青川县。2008年11月12日将举行开园暨震后旅游市场启动仪式。该地震遗址公园是由汶川大地震中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也是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

  该地震遗址公园包括了从青川县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乡一镇。

  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而形成的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而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还形成了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36个形态各异的堰塞湖。

  据了解,为有效保护地震遗址,充分挖掘资源价值,2008年9月,青川县成立了“5·12汶川大地震国家纪念园——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和建设办公室,启动了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工作,并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设性规划》,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在地震遗址公园内进行详细的资源普查。2008年10月6日,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在浙江大学的规划下,正在一边设计一边打造。

  该地震遗址公园包括了从青川县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乡一镇。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苏河乡三凤村等地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公园的入口,设在关庄镇新华村。地震前,两层楼房建在江边,从楼中穿过,可以走上一座铁索桥,到河对岸的新华村。当地人将这座桥称为新华桥,这是村民进出村庄的唯一通道。如今,河这边的楼只剩下一层,墙体上有交错纵横的裂缝。楼顶上,原来用木头建成的亭子只剩下空空的木架。河那边的山仿佛被刀砍过,一道道的白痕清晰可见。

  到达公园路线

  从成都出发,沿成绵广高速前行约207公里,至金子山段下高速。出高速后,大路口左转,上青川二级公路,前行约30公里,路左侧可见“交警凉水大队”指示牌,转左过凉水大桥。前行约15公里至关庄场镇,再前行约5公里即可到达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大门口。小车单程过路费:83元。

  巨石成“川”

  广场上,迎面而来的三块巨石如同一个大大的“川”字。三块巨石以5.12米和2.28米的间距排列着,寓意5月12日和14时28分。11月8日,工人正拿着涂料,在将中间巨石之下的时间数字颜色加深。遗址公园即将开园的消息,已经引来了很多游客。细心的游客惊奇地发现,3块巨石之下,是青川的地形图。广场边,则竖立着震前东河口与震后东河口的全景照。“‘5·12’特大地震,东河口崩塌,4个组184户房屋和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被掩埋其中。”广场一侧,无声的数据依然在描述着地震带来的伤害。

  一块长5.1米,宽4.8米,高3.2米,重达150吨的巨石,盘踞在公园中。这是一块奇怪的石头,与其他的石头形状、材质迥异。为了防止风化,管理方特地在石头表层涂上一层桐油保护。

  这块石头,从哪里来?是东河口地球应力爆发震来的?还是地壳挤压从地底冒出来的?

  “应该是对面王家山崩塌时飞过来的。”一名现场施工工作人员说,“从那边到这里有两公里多远,这么大的东西飞了这么远,可见当时地震之厉害。”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