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洋河画廊
我们离开山,却沿着尼洋河巡行,那是一道我心目中的画廊。
远处是蓝绿色的山,有些山巅云雾缭绕,有些则露出一头皑皑白发。
近处是蜿蜒流淌的小河,翠绿得如同另一片草地。
一排排只有两三个人高的树立在水边,它们应是在照镜子,因为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枝叶,就像女人特意烫成的蓬松发型。
坐在水边,我和对岸的牛羊打个照面,它们都不理我——我才记起那像是在什么画册上见过的一幅西洋油画。
尼洋河畔的景色除了幽雅,也有壮丽的时候。河面突然变开阔了,然后河水加快了脚步向着山那边涌去,汇入了雅鲁藏布江。
在望远镜里,黄色稻田的末端,有一条绿线,那就是西藏第一大河的行踪。
导游来了劲,看着两条河合而为一向南奔流的气势,便和我讲起当年莲花生大师和本教首领阿穷杰博的战斗故事。
“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的密咒大师莲花生,就是在这个地方念起咒语,掀起遮天蔽日的狂风,想把村庄和树木都卷走。
“阿穷杰博的本事也不小。他连忙搬起一块大石头将树木给压住。”
苹果园和柏树林
画廊还未见尽头,我们却给苹果园和桃林给吸引住了。
红艳艳的苹果长得真可人,熟了的还能流出甜如蜜的果汁。
在西藏亲睹果园和稻田,的确叫人感到意外。不过,最叫我吃惊的还是那长了2000多年的柏树。
柏林最高的据说有50米,相等于20层楼高,最粗大的树身则要十来人才能围抱。在我的记忆里,它们比山西太原晋祠和陕西黄帝陵的古柏,都要长得粗壮结实和茂盛。
后来我在巴松湖虽然没见到柏树,却也为这个高原湖畔长的密密麻麻的各种树木,感觉到林芝的特色。
我们曾经几个小时开车绕着羊卓雍湖赶路,却始终没见到湖边长有一株如人高的小树。纳木湖是西藏最大的湖,这回错过了,但是观赏过的这湖的许多照片,却也是只见白山蓝水和绿草。
巴松湖外也兀立有几座雪山。乘船游湖,四周都是树林,偶尔才见一两所民房,真是静谧得不像中国。
巴松湖畔的度假屋,条件还是挺不错的。住在这里是否还真带有欧洲情调?
厦门街和深圳广场
不住湖畔可以住八一镇。据说,这是个新建的小镇,地区行署就设在这里。
我们在宽广平坦的马路上漫步,两边建的楼房、店屋、百货中心、展览馆和办公大楼,竟全是汉族风格。
导游说,这个新城市是广东省和福建省政府出钱出人才建成的,反映了沿海的建筑风格也算是一特色。
经他指点,我们留意到那街道全是以这两省的地名命名,如厦门街和深圳广场等。
这里的商店街到了深夜10点也仍旧灯火通明,卖的东西种类更是应有尽有。据了解,许多商店还是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个体户经营的。
在地图上,林芝地区与缅甸和印度接壤,可是生意头脑发达的中国沿海人民,竟也不远万里把触角伸到这里发展了。也许不用等待太久,林芝的商业也能迅速发达起来。在八一镇逛街,还真能享有沿海小城市的情趣。
在林芝前后三天,能参观的风景名胜有限,比如这里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波密的特殊自然风光,我们便无缘亲近。因此,林芝是否适合以江南比喻,我们不敢妄加判断。
无论如何,具有青山绿水的林芝,确实不像西北地区常给人的粗犷豪迈的印象,它应是另一种的西藏!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