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沽湖
小路没戏,我们只好回头乖乖走大路。看看时间已经快中午了,正好路过一家小小的餐馆,我们就走了进去。餐馆里面从屋顶、墙壁到桌子椅子全都是木头拼的,做工粗糙却也有趣。大概因为来人较少,有层薄薄的积灰。不禁想起里格客栈老板娘说的话,这里一年到头能挣钱的时候,也就是几个固定的节假日。餐馆老板娘是个很和善的年轻女人,手艺很好,而且我们都觉得用木柴炒出来的菜格外的香,尤其是土豆丝,香得特别实在。
我们带的苹果都吃光了,感念它们之前对生津止渴、解疲除乏发挥的巨大贡献,我们想再“补给”一些,就问老板娘有没有青苹果卖。老板娘本来打算回家去给我们拿一些来,却被临时来了一大车要吃饭的人给牵住了,没办法了,她只好委托店里一位大哥(也许是她的亲戚或朋友)去他家里拿来一些。也怪我们没说清楚,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满满一大塑料袋苹果。根据前一天的经验,BF把红苹果择出,把不好看的青苹果淘汰,还是剩下了很充实的一堆。虽然这些苹果的卖相不如大
落水码头买到的那些好看(后来事实证明也不如上批的好吃),相信苹果是好东西的我们还是掏了10元买下了。由此引发了后面一个很折腾的麻烦——带的苹果太多,成为了负担。好处就是——为了努力减负,我们努力啃苹果,维生素得到大量补充,一点儿上火的机会都没有。
付饭钱的时候也挺有意思,老板娘不肯说收多少钱,一定要我们看着给,一荤一素,我们估摸着给了20元(后来第二天在赵家湾,遇到几位旅友,据说他们也是在尼塞吃过一顿午饭,5道全素的菜,给了30元)。
出了尼塞,我们在一段坡路上欣赏到了情人树景色的另一侧。如果之前映照在水洼中的云天树影是别致的意韵,那么现在与无垠湖面相连,舒展开的就是一副水天清明,树影凝碧的画卷。有木船拖着长长涟漪划过,动中更显宁静。
满足地拍了个够,我们顺着公路转了个弯,这一下完全就是目瞪口呆了。眼前的空间被湖面分为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云朵在湖水中漂浮,湖水与天空蓝蓝辉映,一座碧绿的小岛和它的倒影完好地连为一体,看过去就好像悬空在一片蔚蓝的空间中,空间中飘满了悠闲自得的白云。“清水如镜”,这次我们真是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如果说湖水对它所映照的一切有呈现得不够如实之处,就是湖中的影色更加地明艳和纯粹。我们贪婪地拍着,却又因为怎样都无法完整地呈现、捕捉、表达它的美丽而心生叹息。
因此,建议有时间有精力的同志们一定要尝试一下徒步环湖。泸沽湖就像蒙着面纱的美丽女子,浮光掠影地看,也大致能品味她绰约的风姿,但浅尝辄止就意味着对更多美好的错失。当你环绕着湖水缓步而行,她的美就已经随着水波点点滴滴浸入心田,也许在某一个转弯处,你就会惊异地发现,自己恍然置身于一片大自然的天堂。
再往前走,看到山底近湖边的地方,有一拨在野炊的人,他们不远处是一群也正在午餐的牧马,很是自得其乐。BF和我看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来这些人是从哪条路走到山底的。很快地,我们就看到了前方路口竖立的一个路标:杨二车娜姆博物馆。杨二博物馆的门票是35元,观景花房的价格是800元一晚,看大门口的照片,那房间摆设得还是挺有风情的。BF顺便向看门的小姑娘问路,打听到在小落水有通往泸沽湖镇的公交车,颜色是绿色的。(后来经过N次的打听和实践经验,我们才知道这趟车是很稀罕的,它从泸沽湖镇发车——貌似还不定时,根据车上的乘客需要决定此行的终点站位置——是停在小落水里面的一家大客栈门口,还是停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附近的杨二车娜姆阿妈家。)
我们沿着坡道离开了博物馆,身后传来小姑娘清亮又悠长的山歌声。远远地可以看到湖对岸的小落水,它周边的山体是赭红色,绿色的植物一球一球地布满其上,与蓝天白云一道倒映在湛蓝的湖水中,颜色浓郁得像幅油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