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体化治河为成都解渴
作者:王怀 祖明…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1115  更新时间:2010/3/4 10:08: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成都已是全国420个缺水城市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开出应对“良方”

  本报记者 王怀 实习记者 祖明远

  成都市已是全国420个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怎样统筹、高效、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把成都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3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来蓉支招。

  难题:对岷江的利用,超过河流的承载能力

  成都因水而兴,因水而荣,但目前却面临着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河流开发程度过高等问题。王浩院士认为,成都“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岷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河流的承载能力。一方面,都江堰灌区面积不断扩大,岷江跨流域调水过多,导致岷江来水减少;而且近十年来城市降水减少,大幅低于多年平均值,“成都进入干旱周期”。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成都人口、经济规模快速增长,需水大幅增加。

  对策:“一体化”治理城市河流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王浩说,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是傍水而建,城市河流是城市系统中的自然要素。因此,城市河流治理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全球的治水方式,经过了专项治理、综合治理、一体化经营治理三个阶段。

  王浩院士向成都推鉴一体化经营治水,建议从城市规划的高度治理河流。这就需要系统完成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土地开发等一系列问题,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不仅要为城市发展提供契机,还要将城市河流的治理开发同城市形象塑造、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联系在一起。水务、市政、环保、园林、道路施工、土地开发等部门要综合起来,形成一体,跳出“政出多门、多龙管水”的管理体制,要将水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统筹兼顾地解决水环境的相关问题,推进城市河流的一体化经营。

  愿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里人水和谐

  “人水和谐发展是必然趋势。”王浩表示,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实现多目标协调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大势所趋。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保护水资源,从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王浩认为,成都市正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种发展思路对于应对城市化导致的各种水问题具有前瞻性,契合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整体趋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