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海冰淡化即将“破茧化蝶” 顽疾仍待突破
作者:闫平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2398  更新时间:2010/3/26 9:23: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鞍钢方面表示出浓厚兴趣

  专家指出,我国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而采取的南水北调等手段只涉及到水资源再分配问题,并没有提高水资源总量。要解决资源总量问题,就只有向海洋要淡水。目前,已有企业对海冰淡化表现出兴趣。

  环渤海地区是全球有冰海区沿岸经济最发达地带,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地区。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按照联合国年人均淡水量在5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地区的标准,环渤海地区的人均资源量仅有1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的大连、营口、盘锦、葫芦岛、唐山、天津、黄骅、威海、龙口等港口城市,均为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城市。

  目前,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海冰资源丰富地区,海冰淡化这个环保、低碳的公益性科研项目已经进入研究的关键阶段,“破茧化蝶”已经为时不远,但许多工程问题有待解决,相关机构希冀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做出有益贡献。

  顾卫向记者透露,目前,辽宁省正在加快沿海经济带发展,而海冰淡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他说,鞍钢集团在辽宁营口鲅鱼圈建有分厂,每天用水缺口在2 .5万吨左右,目前他们已经与其进行洽谈,鞍钢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相关链接

  海冰淡化水用途甚广

  海冰淡化水开采前景广阔,其应用前景更是被专家看好。据介绍,海冰淡化水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众多领域。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冰水在滩涂盐碱地改良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渤海湾沿岸,有着广阔的冲积平原,这里地下水埋藏浅、盐度高,土壤盐碱化严重,大部分土地是只能生长芦苇和盐生植物的盐碱滩,土地利用率低、农业产出少、农民生活比较困难。研究团队在河北黄骅基地开展的海冰水农业利用研究中,提出了挖浅池、筑台田、覆海冰、洗盐碱的海冰水利用及盐碱地改良模式,可以在两年左右时间里,将盐碱地改造为宜农、宜牧、宜林的良田,使种植业、养殖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既可以增加我国耕地资源的战略储备,又可以为环渤海沿岸地区的发展建设大面积城郊服务型农业生产基地,还可以为营造海岸防护林或滨海生态林提供林业用地。

  海冰淡化工艺流程

  海冰淡化从工艺上来说,包括采集、输送、脱盐、存储等四大流程。海冰采集分为岸边采集和海上采集两种形式,海冰输送分为传动输送和气动输送两种形式。

  目前研究人员根据海冰微结构特点,利用离心原理对冰体内的卤水胞进行分离,利用控温方法扩充冰内的盐水通道,攻克了海冰固态淡化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制出了海冰离心脱盐机、海冰控温冻融脱盐装置、海冰重力脱盐装置、海冰融水反渗透脱盐设备,完成了从海冰采集、输送到脱盐、存储的完整工艺过程,获得的海冰淡水盐度为2‰以下,达到国家水源地的水质标准。

  海冰由固体淡水冰晶与液体盐水卤胞所构成,是固、液两相共存的复合体。海冰淡化其实就是实现淡水冰晶与盐水卤胞的分离过程。研究人员根据海冰的内部结构特征,先后提出了微波法、混合法、挤压法、重力法、离心法等海冰脱盐方法。经反复实验,专家认为按现有技术水平和能力,可用于大规模海冰淡化工程的脱盐方法是海冰重力脱盐和海冰离心脱盐方法。

  海冰重力脱盐是利用海冰内部存在的卤管,经过自然升温过程使浓卤水沿重力方向自然排出,从而实现淡水冰晶与卤水的分离。这种基于自然能源利用的脱盐方法,能耗较少、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脱盐率可达到85%以上,便于沿岸大规模海冰淡化工程使用。

  海冰离心脱盐是利用海冰内部固体淡水冰晶与液体浓卤水相间分布的特点,通过剖分过程和旋转过程,使浓卤水沿离心力方向被强制排出,从而实现淡水冰晶与浓卤水胞的分离。海冰离心脱盐虽然需消耗电能,但设备移动性强,脱盐率可达到95%以上,便于工厂化大规模海冰淡化。目前研制的海冰离心脱盐设备每小时可处理5吨海冰,脱盐后的海冰盐度为1.5‰左右,效果显著。(记者闫平)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