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科研创新为治理淮河提供支撑
作者:唐婷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1332  更新时间:2010/10/27 9:10: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讯(记者唐婷)“60年治淮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坚持科学规划是做好治淮工作的重要基础,不断推进科研创新是做好治淮工作的有力支撑。”水利部部长陈雷近日在安徽蚌埠召开的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

  陈雷指出,经过6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明显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跨流域调水体系初步形成;水利规划、前期工作、水文监测、水利科技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目前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沂沭泗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总体提高到五十年一遇;淮北重要跨省支流的防洪标准除洪汝河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外,其他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陈雷表示,60年治淮伟大成就令人鼓舞,今后的治理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而艰巨。目前,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瓶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治淮工作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把淮河修好管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