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市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 鼓励使用再生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4044  更新时间:2010/12/22 10:10:4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2 资源利用是出路 政策法规有“软肋”

  ●13亿立方米污水将形成可观水资源

  12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侧的清河再生水厂。

  “潭中鱼可百头许,皆若空游无所依”。在这里,记者仿佛看到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眼前是一个注满再生水的鱼池,清冽见底的池水中,数百只红色、黄色、白色的金鱼往来嬉戏。“要是哪天没水喝了,我真敢喝这再生水!”清河再生水厂厂长助理李慧丽爽朗地笑道。

  谁会想到,这再生水的源头,竟是清河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腥臭、刺鼻、泥汤样泛着白沫的下水道污水,到污水处理厂后,经过去除漂浮物、除臭、沉淀刮泥等工序,再到再生水厂进行膜过滤、臭氧脱色、二氧化氯消毒等,就变成了眼前清亮亮的再生水。

  这样的再生水,可用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海、圆明园湖等河湖补水,用于通州、大兴等地农业灌溉用水,还可用于热电厂等工业用水以及园林绿化、市政杂用、居民冲厕等。清河再生水厂所属的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每天可生产再生水102万立方米,两天就能灌满一个昆明湖。

  今年初,“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项目启动,干涸的“母亲河”有了希望。不久的将来,永定河将建成170公里溪流湖泊相连、两岸绿树成荫的生态走廊,新增水面1000公顷。水从哪里来?程静说:“建设永定河生态走廊,就是要充分利用再生水。”据了解,今年将有1.3亿立方米再生水注入永定河。

  “污水再生利用一举三得!”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首先,可以通过提高排放标准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其次,再生水水源稳定,基本不受水文年变化的影响;另外,再生水比远距离调水费用低。污水再生利用是最有效的开源方式之一,是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最佳手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就开始对城市污水进行再生利用。目前,北京污水排放量年超过13亿立方米,再生利用将形成可观的水资源。2009年,北京再生水利用量为6.5亿立方米,还有大量污水资源有待再生利用。

  当然,目前北京的再生水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法规不健全是明显的“软肋”。

  “再生水在水源收集、生产、输送、使用中涉及面广、环节多,各环节部门的职责未在法规中予以明确,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相对落后,全市统一调配的再生水资源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除此之外,再生水利用中,河道景观等公益性再生水费用负担主体不明,按行业制定再生水强制指标的力度不足等,种种问题都呼唤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