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戴南分散污水集中处理
作者:李莉 范圣…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1706  更新时间:2010/12/30 16:08: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地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河里,鱼儿畅游;地下,是生活污水处理池,一家一户的农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集中到这儿处理……这是记者近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董北村和赵家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项目现场看到的景象。


  集中处理污水
  每年只花3万


  戴南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示范项目,是中日两国环保部门2008年签署《关于合作实施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示范项目的备忘录》的具体成果。其中赵家村示范项目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150吨,覆盖区域3万平方米;董北村示范项目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40吨,覆盖区域1万平方米。


  戴南镇党委书记马元连告诉记者,两个项目都是结合村庄改造重新铺设污水收集管网,覆盖人口约3000人。经过1年的试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兴化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处理后出水达到一级B类标准,周边河流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专家介绍,相比其他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戴南的两个项目具有3个明显优点:一是采用日本先进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运行费用主要为电费,除需添加适量氯片外不用其他药剂;二是主体工程建于地下,噪声小、无恶臭,进水出水均为自动控制,无需人员操作;三是设施运行成本低,每吨污水处理费用仅为0.47~0.50元,不到一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一半。据核算,这两个项目覆盖3000人口,全年只需约3万元的运行成本,平均每人不到10元钱,且所有支出均由镇村两级买单,村民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污水集中处理带来的好处。


  杜绝污水直排
  河边变成花园


  村支书马爱元说,以前由于污水直接排放,河水一直发黑发臭。“通过这个项目一年的试运行,河水变得碧清碧清的,这里成了村里最好的休闲场所。”


  在董北村,今年55岁的周田凤大妈说,以前河水臭,苍蝇蚊子也多,真不敢到这里来。


  两个项目实施后,两个村围绕“绿化、净化、美化”的要求,成立了专业保洁队负责全天候保洁,定期打捞水面漂浮物,并在沿河两岸实施人工生态护坡。如今,村里乱堆乱放、乱丢乱排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董北村还获准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并顺利通过了两次预检。


  江苏全省推广
  戴南治污模式


  戴南镇党委委员陈长荣告诉记者,戴南人在配合日方专家设计施工过程中,已基本掌握其技术要领,计划在本镇再新建2~3个示范点,每个点新上能解决2000多人口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


  为放大戴南项目的示范效应,泰州市已决定投资2000万元,在10个村推广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江苏省环保厅也将根据戴南两项目运行效果,进一步完善处理工艺,然后在全省农村予以推广。

 

微言 

花小钱 省大钱
徐琦

 

  江苏的戴南镇依托来自日本的先进技术,平均每年花上3万元,就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的大难题。


  诚然,环境治理是需要花钱的,单纯从数字来看,往往还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现在我们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长线投资,最终带来的经济效益非我们所能想象。有人吝于在环境治理上投资,省下的只是小钱;而真正精明的人,能够舍小利,入大财。


  前几年,有专家提出,无锡五里湖治理需要26亿元。当时无锡的政府财政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后来,有关政府部门买下了因为环境污染太重而不被看好的部分地块,再投入资金进行治理。如今,原来每块30万元的地已经涨到了260万元,其收益足够治理河道的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环境资本运作案例。


  现在把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并不意味着环境问题就此消失了,只会不断叠加累积。到一定程度,问题会集中暴发。这时,我们所付出的治理成本将远远高于原先解决那个不起眼的小问题所需的费用。也正因为越来越多人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如今,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已经乐于为环保掏钱,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弹性系数等方面均呈上升趋势。据有关官员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央节能环保投资将超过2000多亿元,超过“十五”期间一倍以上,而这些资金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15%。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