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界水日:城市用水还需应对更多挑战 |
作者:陈佳美 文章来源:慧聪网 点击数1875 更新时间:2011/3/22 10:15:4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但是,城市化在推动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对城市用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使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很多城市仍然存在资源性或工程性缺水问题,在饮用水优先保障方面缺乏工程、制度保证和应急调控措施,抵御风险能力脆弱。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用户间争水问题十分突出和普遍。 原水水质较差,净水工艺滞后是目前城市用水较为严峻的问题,作为自来水原料的原水受到污染已成饮水安全的“头号敌人”。城市用水安全直接制约人类健康问题,更需重视。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2005年就曾表示,城市的饮水安全问题严峻。根据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按照水功能区划的标准,目前饮用水源地水功能不达标率达35.6%;全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问题更为严重,115个地下水水源地中,35%的不合格。除水源地常规水质项目超标外,有毒有机物污染已在一些饮用水水源地中检出,有些地区还相当严重。 据报道,2011年北京实施境外调水、境内集中输水、密云水库上游稻改旱等项目增容城市用水,投入将超过1亿元。城市用水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问题也会不断出现。经调查,城市缺水问题一是因为当地水源水量不足,二是因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除日常性缺水外,饮用水水源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战略储备不足。备用水源不落实,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备用水源,也没有开展有关的规划。很多城市缺乏应急情况下的生活用水水量保障工程或管理预案。出现极端气候或其他人为影响情况,只能采取临时应对策略,缺乏制度性长效机制。 城市化的足迹已经逐步加快,于此同时城市用水的问题也随之加剧,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的到来,提醒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中更多的关注、爱惜和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水,解决城市用水中不断滋生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