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吉林省农田节水技术显神通
作者:杨大成 黄…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  点击数1270  更新时间:2011/4/25 13:51:3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吉林省一直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列为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拨专款建设多处农田节水灌溉示范区。自2007年以来,年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3500万亩,增产粮食25亿公斤,节约用水约20亿立方米,增收节支近30亿元。

  建立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全省及各市、州、县(市、区)都设立了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并组建了一支超过200人的高素质队伍,其中6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

  科学编制农田节水发展规划。全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认真开展农田节水专题调研,编制了《吉林省农田节水发展规划》和《县级农田节水规划》。明确了农田节水工作思路、目标、布局和重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措施。

  建立全省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网络。在13个县市建立了52个省级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点,定期监测和发布土壤墒情与旱情信息,为科学抗旱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全面提升了抗旱预警能力和农田节水科技水平。

  狠抓节水示范区建设。在东部低山丘陵区的桦甸、蛟河、磐石、伊通等县市,建立了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的玉米垄侧栽培示范区;在中部雨养农业区的梨树、公主岭、九台等县市,建立了以深松蓄水为主的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植和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在西部半干旱农业区的前郭、乾安、长岭等县市,建立了以节水补灌为主的抗旱坐水种、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和喷灌示范区。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类农田节水示范区已达30余个,核心示范区面积15万亩,辐射面积210万亩,受益农户多达10万户,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25%以上。

  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一方面组织有关县市向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申报旱作节水项目,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几年来,共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亿多元,省财政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加上市县配套和农民自筹,使得全省农田节水资金投入达到3亿元。(杨大成 黄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