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河源区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渐改善
作者:何伟  文章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1116  更新时间:2011/5/13 14:58:1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社西宁5月13日电(记者 何伟)黄河源区湿地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曾经退化、萎缩的湿地面积正在逐渐恢复,且呈现出增加趋势,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改善。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由于水域面积大,黄河源区沼泽湿地资源广布,对于稳定和改善三江源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姊妹湖”的鄂陵湖、扎陵湖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是黄河源区最大的湿地资源分布区,也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分区重要区域之一。2005年,国家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实施,黄河源区被列为三江源核心保护区,自此,这一地区湿地资源开始得到有效保护。同年5月,扎陵湖、鄂陵湖还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国家林业局湿地监测中心2009年度对扎陵湖、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严格按照《国际重要湿地生态评价办法》确定的标准进行评估,认为两者全部达到“优”等级标准。

    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共有沼泽湿地8万余亩,享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如今,这里已成为大天鹅、白鹭、野鸳鸯、鸬鹚、丹顶鹤等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

    “近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每年都有数百只大天鹅迁徙到这里越冬,而在过去这种候鸟不曾在此栖息逗留。”贵德县林业环保局局长杨文贵说。

    青海省林业厅负责人介绍,目前,包括青海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东给措那湖等在内的青海省70%以上的高原湿地,已被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管护范围,目前,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供水能力增强、水质得到改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