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同饮湘江水 共治母亲河
作者:颜宇东 赵…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数2476  更新时间:2011/5/28 10:36:4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同饮湘江水共治母亲河

  湘江水 陈飞 摄

  编者按

  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有害污染物流入湘江,湘江的治理和保护刻不容缓!

  同饮湘江水,共治母亲河。昨天,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六市政协在长沙郑重许下诺言:让我们一起用心、一起关注生态湘江和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碧水,把湖南早日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实现“东方莱茵河”的美好愿景。本报今日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保护好母亲河,还绿色生态湘江

  长沙市政协主席谢树林

  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璀璨的湖湘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三湘儿女。位于湘江中下游的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GDP占全省70%以上,但是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由于忽视环境保护,湘江流域成为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同志关于打造“东方莱茵河”的指示,落实长沙市委、市政府治理湘江的“三年行动计划”。

  人民政协要发挥联系广泛、人才密集的优势,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为治理与保护好母亲河,还我绿色生态湘江而不懈努力。

  31个环境保护项目已完成过半

  衡阳市政协主席 王雄飞

  衡阳市通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提出了环境保护3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总投资近13亿元的31个环境保护项目。这是衡阳市环保工作历史上投入最大、项目最多、环境效益最明显的中期计划。

  目前,该计划中的31个项目全部启动,其中,水口山三厂铅冶炼烟气和四厂废水治理等16个工程项目已完成,完成投资额约9.1亿元。

  湘江水质改善效果已经显现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 张在峰

  通过3年整治,湘江水质改善效果已经显现。2010年,湘江流域40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数占90.0%,断面功能区达标率为95.0%,比2009年有了明显的提高。2010年与2007年同期相比,全流域干支流Ⅰ-Ⅲ类水质所占比例提高了7.5百分点,断面所在功能区达标率提高了12.5百分点。

  消除重点地区水污染威胁

  株洲市政协主席 刘岁文

  株洲市一直高度重视湘江水环境的整治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借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加强城市建设的东风,加大了湘江株洲段及其支流的综合治理力度,湘江株洲段的水质明显改善。

  株洲市制定了《株洲市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确定了138家需要取缔关闭、淘汰退出、责令停产、停产治理、限期治理、搬迁企业名单,并明确完成时限。同时,以清水塘工业区为整治重点,努力消除重点地区水污染威胁。

  保护好东江湖生态环境就是最大政绩

  郴州市政协主席 刘广明

  郴州东江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战略性水资源,郴州市委、市政府树立了“保护好东江湖流域生态环境就是最大政绩”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2002年以来,东江湖流域取缔非法矿点160多个,关闭“十五小”企业76家、矿山企业68家。近几年,我市每年投入东江湖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均超过4亿元。

  湘江长沙段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长沙市政府副市长李军

  近几年,长沙市大力推进湘江治理与保护,我们主要实施了截污治污和配套管网工程、污染产业退出和减排降耗工程、推进铬渣处理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和河道整治及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等“五大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大力推进坪塘老工业基地产业退出,目前,坪塘老工业基地的新生水泥、坪塘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线已全部停产并拆除,已完成18家污染企业的退出、搬迁或关闭。据检测,目前湘江长沙段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

  将污染区建成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

  湘潭市政协副主席 杨雄赳

  湘江在湘潭境内流经42公里,其中在湘潭城区形成了一个U型大拐弯,被称为“湘江湾”。湘江湾区域内既是湘潭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

  2009年11月,湘潭市出台并实施《湘潭市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湘江湾区域打造成为“两型”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区,根治湘江流域环境污染。

  形成更大的力量参与治污

  娄底市政协主席杨云辉

  娄底市境内的涟水是湘江的一级支流。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的经济命脉,我认为,再怎么重视湘江污染治理都不过火。

  要把湘江建成“东方莱茵河”,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发动起来,形成更大的力量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把这一重大事情落到实处。湘江污染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干流、支流地区和上游、下游地区联动,形成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强大力量。

  落后企业将全部退出

  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李克俭

  近几年来,长沙市以“打造生态湘江、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推进湘江的治理与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十一五”期间,对市内造纸、化工、冶金等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取缔关闭、淘汰退出、停产治理、补办环评手续、限期整改,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到2013年,通过“关、停、并、转”等多种方式实现落后企业全部退出。市政协建议,今后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协作机制,加强规划编制,健全管理制度,合力推进湘江治理和保护。

  保护湘江共同宣言

  湘江是一条思想激荡之河、文化积淀之河、风光秀丽之河、经济集聚之河。这里,有光耀千秋的思想火种,有丰厚灿烂的历史遗存;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城镇密布、人口众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七成以上。湘江是三湘儿女的母亲河,她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湘江污染问题,《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已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湘江的保护,提出了打造“东方莱茵河”的治理目标。湘江治理与保护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在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加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之际,三市政协主席会议全体成员和应邀与会的衡阳、郴州、娄底市政协主席,于2011年5月25日至27日聚会于长沙,围绕“生态湘江、美好家园”的庄严主题,就共同的母亲河——湘江的保护与治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形成共识。为此,我们郑重宣言如下:

  我们呼吁,各级党委政府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科学执政,造福人民。尽快成立治理与保护湘江的工作机构,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认真落实治理与保护湘江的各项措施;建立全流域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全面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协调联动,合力作为,长效管理,不断提升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护的整体水平;大力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两型”产业,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全面实现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宏伟目标。

  我们期望,湘江流域的各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落实环保措施,逐步实现污染达标排放和污染“零排放”的终极目标,实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进双赢。

  我们倡议,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升环保意识,保护碧水蓝天,实现人水和谐,节约生存资源,珍爱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保护湘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六市政协组织及广大政协委员,要团结湘江流域的各族各界人士,自觉站在时代前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湘江、美好家园”建设建言献策,围绕“四化两型”建设献计出力,努力推动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与保护,为共圆“东方莱茵河”之梦而努力奋斗!

  政协长沙市委员会政协株洲市委员会

   政协湘潭市委员会政协衡阳市委员会

  政协郴州市委员会政协娄底市委员会

  2011年5月27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