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十二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举措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3055  更新时间:2011/9/23 8:44:4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简要内容:在上午的主题峰会论坛部分,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做了题为《“十二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举措》的演讲。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的任务。

  9月22日,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京开幕。论坛旨在探索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的新理念新举措。在上午的主题峰会论坛部分,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做了题为《“十二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举措》的演讲。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与大家共同谈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新理念新举措。我下面介绍水利部在水资源保护开展的工作。

  一、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的任务。“十一五”期间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之路,战胜了洪涝、干旱的灾害,夺取了玉树的重大胜利。开展了100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制订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初步构建了以全国水资源规划为核心的水资源规划体系。大力开展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了社会发展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五年来水利事业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水情况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的国家,人多、地少、水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我国人均占有量仅有2200平方公里,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的瓶颈。

  二是资源分配不均,受全球变化等影响,这种特点不断加剧。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北方的淮河、海河减少了13%,海河流域骤减了很多。

  三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水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强。据2009年统计,有41%的水类位与三类,全年水资源达标率仅为71.4%,部分流域和地区水资源过渡开发,出现了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绿地消失等严重的问题。

  四是干旱频发。因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更为复杂,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遗祸子孙后代。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全局增强水忧患意识,准确把握水利发展新的形势,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坚持的战略发展方针。采取强有力的刚性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