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院院士称南水北调是中国水情必然选择
作者:王浩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3941  更新时间:2011/11/7 14:44: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工程院院士称南水北调是中国水情必然选择
东线江苏淮安四站工程
中线穿黄工程隧洞内景

  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从逐水草而居到今天的安居乐业,时时刻刻离不开水。

  善治国者,必重治水。治水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今中外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在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适时作出了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决策。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实施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事关全局、保障民生的民心工程,也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以人为本,优化水资源配置

  南水北调是解决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的战略措施。黄河、淮河和海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水资源贫乏,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承载极限。

  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并不优越,可供经济社会活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现象普遍存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破坏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的真实家底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12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63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其中,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14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9%。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是基本国情,也是基本水情。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降雨和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75亿m3,折合降水深为650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北方地区降水更为集中。

  其中,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降水量为41900亿m3,占全国的68%;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降水量为14454亿m3,占全国的23%;西北诸河降水量为5421亿m3,占全国的9%。全国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7388亿m3,其中南方地区占84%,北方地区占16%。全国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18亿m3,其中南方地区占70%,北方地区占30%。

  我国也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缺水总量达536亿m3。由于污水肆意排放、水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破坏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激增,经济社会用水挤占河道内生态用水、超采地下水的现象十分突出。北方地区挤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达132亿m3。全国地下水超采总面积近19万km2,年均超采量达21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141亿m3,不合理的深层承压水年均开采量74亿m3,一些地区由于长期透支地下水,出现了地下水漏斗。

  目前,我国现状供水量中约有722亿m3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占供水总量的1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水质未达标比例占11%,地下水供水量未达标比例占20%,水安全存在隐患。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