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充分认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艰巨性 |
作者:窦宝国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1124 更新时间:2011/11/8 8:34: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温家宝总理11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抗旱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显著改善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到2020年,全国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节水型社会”,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用水的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建立起的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中国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作为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节水型社会”的倡导和建设。多年来,我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保障和推进该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并在具体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并存在诸多亟须克服的难点。 难点之一,节水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全国节水工作仍处于分割状态,“政出多门”、各部门节水,没有建立起协调统一、相互配合的节水管理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目前存在的节水管理体系,缺乏权威机构的统一指导,极大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导致了我国节水规划的“难产”。 难点之二,地方政府政绩观错误。有些地方政府官员过度追求GDP增长,忽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没有把“节水”作为长期必须坚持的战略方针。例如,部分地方的领导重工程建设,轻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意弃土弃渣,肆意剥离地表、破坏植被,造成了大量的人为水土流失,这对于进展艰难的节水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 难点之三,节水工作资金缺口大。目前,多省市在开展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等几方面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缺少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的窘境。由于资金缺口大,许多节水示范项目的实施和节水重点工程的建设举步维艰,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无法大面积推广。此外,由于科研经费不足,也极大影响了先进节水技术的开发。 难点之四,节水市场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节水工作还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节水产业落后,节水设备价格较高,此外,我国节水市场激励机制也不完善,迄今尚未建立合理的水价调整机制。节水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许多公民节水意识淡薄,节水积极性不高,该节的水没有节下,该少用的水没有少用,水资源浪费极为严重。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我国开展节水工作所面临的难点之一。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全面节水的法规,节水工作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综上说述可见,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全国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当前,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加大投入,义无反顾的把节水工作推进下去。(窦宝国)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