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江苏防治太湖蓝藻湖泛见效 将全面开展监测预警
作者:赵筱青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数1124  更新时间:2012/4/24 8:49:4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昨天下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组织了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媒体集中采访。会上,办公室公布了2012年蓝藻以及湖泛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并总结了近年来在太湖治污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在十八大召开之年,太湖水污染治理问题得到了各界领导的高度重视。近20天以来,已经连续召开3个治太重要会议。4月18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在南京召开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会议。李学勇省长指出,今年是落实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近期目标最后一年,做好治太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回顾2011年,江苏省认真落实了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全面完成年度治太目标,实现了治太工作“十二五”良好开局。太湖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水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蓝藻聚集面积和密度均小于往年,没有发生湖泛现象;湖体继续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流域COD、氨氮、总磷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62%、2.85%和2.53%;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5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超过90%。

  治太办公室表示,今年,“两个确保”仍然是国务院对太湖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省治太工作的底线,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2008年以来,我省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而今年对于蓝藻的控制与湖泛的防治仍然是重中之重。近年来的治太应急工作凸显了监测预警、供水保障、蓝藻打捞、生态清淤、调水引流、控源截污等方面的综合成效,逐步形成了“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既增容量、又减总量”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控藻组组长孔繁翔告诉记者,一直困扰太湖的蓝藻问题形成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其本身的生物特性,再一个是湖泊中氮磷营养盐对蓝藻的催化,而最关键的是水温气候问题。全球气候的变暖,水温的升高,给蓝藻造就了有利的生存条件,无法转变气候的情况下,及时打捞尚未形成有机分子化合物的萌芽期蓝藻至关重要,可以大大降低蓝藻的危机。截至目前,全湖周边共设置了172个打捞点、60个打捞平台,配备了3条移动打捞处理船,已累计打捞蓝藻280多万吨。防治措施卓有成效。

  4月份,太湖进入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关键时期,省太湖办已于3月份会同省太湖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地方制定《2012年江苏省太湖应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将全面开展监测预警,坚决保障供水安全,科学防范蓝藻湖泛,严格落实环境监管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