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塘河美中不足散发臭味 治理河道水质需三步
作者:于佳  文章来源:杭州网  点击数2813  更新时间:2012/5/8 22:11:4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黑臭的河水怎么治?

  西湖区冯家河上正在尝试新技术

  古翠路西面的冯家河,是余杭塘河的支流,由北向南,从余杭塘路边贯穿到天目山路,全长2265米。“五一”前,这条河也有了臭味。

  西湖区河道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计为龙说,冯家河虽然经过河道清淤,但年初雨水过多,河道有机物沉淀严重,温度一升高,污泥中的有机物腐烂变成黑臭的淤泥,向水体释放氨、氮、磷等污染物,散发出了恶臭。

  经测试,冯家河的氨、氮总磷超标,淤泥量也大量增加。4月26日开始,西湖区河道监管中心开始在冯家河尝试一项河道治理的新技术——每天上午8点30分、下午3点对河道进行两次菌种喷洒。

  那两天,在冯家河边晨练的市民,都能看见河面上有艘机动船,船舱里装满了水,站在船头的工人师傅用喷枪向河里洒东西。

  计为龙说:“往河里洒的不是水,而是带有纯环境微生物芽孢杆菌、解脂假丝酵母菌、假单胞菌类等菌群的药水,使淤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仅不破坏环境,也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和有害物质,更不存在淤泥的转运和堆放问题。对鱼虾也没有副作用。”

  但这项技术也有缺陷,驯化激活(就是药水沉到淤泥底层,和淤泥发生化学作用的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8个小时。

  治理效果怎么样?

  这些天,计为龙一直在跟踪监测。昨天试验刚好满10天。“原来黑臭的河水正慢慢变得清澈起来,臭味也逐渐消失。环保部门这两天会来检测,如果成效不错,将在主城区河道进行推广。”

  沿山河里新铺了细纱网

  保洁员隔段时间

  游到河底打捞杂物

  治理河水水质,沿山河正在进行悬底铺设实验。

  沿山河起于余杭的五常港河,止于西湖区松木场附近的八字桥,全长10350米,水域面积3.35万平方米。

  西湖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河道养护部沈经理说,沿山河深1.5米—2米。在河道转弯口、河道配水口下游30厘米处等地方很容易积留枯枝落叶,4月17日,他们在这个部位设置了第一批悬浮式密集型细纱网,主要作用是拦住枯枝落叶。

  每过10天左右,需要河道保洁员穿着潜水服,下到河底,把悬浮网面打捞上来,清洁干净再放下去。如果降雨频繁,打捞频率会相应增加。沈经理说,保洁员的工作蛮辛苦的。

  此外,为及时改善河道水质,西湖区河道监管部门采购了大量螺蛳、河蚌等,在冯家河、沿山河投放。因为螺蛳、河蚌会分泌促絮凝,能使河道水中的悬浮物质凝成一团,继而沉淀,促使河水变清。

  河道岸绿水清必须综合治理

  沿山河治理水质采用的“悬浮铺设实验”,在杭州市尚属首例。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高级工程师严向军说,具体效果如何,还要用数据说话。

  严向军认为,改善区域河网水质和河道周边环境,单纯从一个方面入手是不够的,既要加强截污清淤,也要做好引配水工程,提高水环境的容量;既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治理,也需要市民参与到长效保洁的行动中来,最简单的就是不乱丢弃垃圾。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