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 脱硫设施运行难题没有得到系统解决,相关行业成本压力较大
“不讲客观、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地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这是陕西省环保厅给大唐陕西发电公司提出的要求。去年以来,不少省市召开相关会议,对脱硫设施运行效率、旁路封签、设施改造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强力行政手段对国企特别是大型企业确实作用较为明显,但由于影响企业脱硫设施运行的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得到系统解决,对于数量众多、经济压力大的火电企业而言,是否具有持续效果则面临多重挑战。
中电联日前在发布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时提出,为保障现有机组安全稳定供电,建议暂缓执行取消现役机组脱硫装置烟气旁路的政策。而目前各地进展缓慢的脱硫旁路铅封、设施改造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环境保护部减排核查组在对大唐陕西发电公司所属5家电厂进行现场核查时,就发现脱硫机组旁路封堵进展缓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暴露的还包括部分电厂上报发电数据不实、DCS(分散控制系统)运行缓慢等问题。特别是在脱硫设施运行方面,个别机组存在超标排放、旁路漏风和测点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鹤峰曾表示,虽然绝大部分机组在试运营过程中都能达到90%以上的设计要求,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煤种、偷漏排、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脱硫设备的脱硫效率应该远远低于设计值。这就给减排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以4亿千瓦装机容量为例,如果平均降低5%的脱硫效率,就会多排40万吨二氧化硫。
目前,困扰脱硫行业的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首先是脱硫电价有待完善,差别化未得到体现。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艺表示,脱硫的投资、运营成本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煤种和含硫量是关键。单就含硫量来说,广东省电厂使用的煤含硫量通常在1%以下,因此,1.5分电价补贴是足够的甚至还可能节余;而西南地区煤种的含硫量大约在3%~5%之间,30MW的机组脱硫成本就在2分~3.5分之间。业内人士早就提议要完善脱硫电价补贴,1.5分的补贴不能一刀切。
其次是脱硫专业技术人才欠缺。我国电力用煤质量较差且极不稳定,平均灰份超过25%,是发达国家地区的2~3倍。这给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的运行管理带来极大考验。除了少数大型国有电力企业进行专门管理人才培训外,多数电厂的运行维护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而脱硫公司又大都不参与后期运营。导致脱硫设施故障率高、运行效率低。而有能力负责运营、维护现有脱硫设施的人才不仅电厂缺,专业脱硫公司需求也很大。而随着脱硫工作向非电行业的拓展,相关人才缺口将愈发显著。
第三,脱硫石膏等副产品利用渠道不畅。由于石灰石—石膏法是我国脱硫设施的主流工艺,占比约九成,每年的副产品数量巨大。而据专家介绍,当初制定脱硫电价时,考虑了石膏等脱硫副产品的收益,但由于缺乏经济政策等配套政策,实际情况是许多电厂的脱硫石膏根本卖不出去,使得综合利用这一利润点形同虚设。
第四,监管硬件软件仍未到位。脱硫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维护、数据使用、监管等仍然有很大完善空间,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公开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此前被环境保护部处罚的8家电厂就与监管大玩“躲猫猫”,普遍采用间歇停运脱硫设施、旁路运行烟气,并大肆通过“修改在线监测仪器历史数据”造假。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调研中发现,许多地方还不能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实现实时监控,对脱硫设施的监管尚未全面到位。在调研的城市中,除部分城市已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并与当地电网公司联网外,其余许多均未与有关主管部门联网,对脱硫设施是否运行、运行效果如何,难以实现实时监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