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密云县生态治河理念的实践与应用
作者:陈秋红等  文章来源:北京水务  点击数1807  更新时间:2012/7/13 7:03:1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摘要:密云县过去的河道治理,过分注重其泄洪、排洪功能,从而导致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运用生态治理理念,把子槽与滩地相结合进行湿地建设,使河道呈现自然河流形态;通过修建跌水、滚水坝、橡胶坝形成梯级水面,美化环境;采用植物护坡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堤防;采取放养鱼苗、建再生水泵站、排污管道、向河流补充新水量等多种措施净化水质;利用水系、根据地形地势,营造景观气氛,为人们构建景观亲水性的活动空间。生态治理河道提高了防洪标准,消除了防洪安全隐患,带动了密云县经济的发展。使河道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关键词:河道 生态治理 实践 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637 2012 02-0025-03

1 密云县河道概况及存在问题

1.1 河道概况

密云县境内主要有河流15 条,分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 2 个水系均属海河流域。潮白河水系有支流14 条,其中潮河、白河为2 大主要支流。两河均发源于河北省,潮河由滦平县入古北口,白河由怀柔区入四合堂,在县城西南3 km处汇合后称潮白河,从河南寨镇平头村西南处出境入顺义区。潮河、白河纵贯全县南北,密云水库建成后,被分割为潮河上游、下游;白河上游、下游。

潮河支流有6 条:安达木河、牤牛河、红门川河、清水河、汤河和龙潭沟河。白河支流有3 条:白马关河、蛇鱼川河和西沙河。汇入蓟运河水系的支流只有错河1 条,而且是错河的源头。此河发源于东邵渠镇银冶岭村,从该镇太保庄村出境入平谷区[1]

1.2 存在问题

过去密云县的河道治理注重其泄洪、排洪功能,治理河道采取的措施是:加宽加高堤防,提高其防洪标准;将河道裁弯取直,防止河道阻水;边坡和河底进行混凝土和浆砌石护砌,防止冲刷。用“人工渠”束缚水流,试图实现一劳永逸。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生态环境考虑较少,于是便出现了修建堤防,导致沿河生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河流自净能力不断退化等问题。河道裁弯取直使水能集中不利于河床及堤防的安全。改变原有河道地形地势,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物繁衍,硬化河底和堤坡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2]因此密云县生态治理前的河道出现河道干涸、湿地面积萎缩、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退化,不仅影响了密云的整体景观环境,同时也制约了潮河、潮白河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 生态治河在实践中的应用

2.1 河道的基本情况

密云县2005 年至2009 年运用生态治河理念对潮河下游和潮白河等河道进行了治理。

潮河下游从密云水库至潮白河汇合口全长23.4 km,分两期进行治理,一期工程由东白岩桥至潮白河汇合口段,河道防洪标准为保县城段按50 a一遇洪水位设计,设计最大洪峰流量为1 700 m3/s。一般段按20 a一遇洪水位设计,设计最大洪峰流量为750 m3/s。二期工程由万岭漫水桥至东白岩桥,防洪标准按20 a一遇洪水位设计,设计最大洪峰流量为750 m3/s

潮白河东北起自河槽村东,西南至平头村南入顺义境内。县内流程10 km。河道治理标准按20 a一遇设计,设计流量为1 590 m3/s

2.2 主槽与滩地相结合进行湿地建设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人类的繁衍、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并具有环境的功能和效益,在调节气候、防洪抗旱、保持养分、净化水源、降解环境污染物、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密云县潮河下游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中采用子槽与滩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湿地建设,河道平面布置原则上不改变河道走向,河道设计中心线与现状中心线基本保持一致。在河道中修建子槽,在滩地修建湿地。潮河综合治理工程中从万岭漫水桥至汇合口橡胶坝,形成湿地面积达194.1 m2。河底采用2 种开挖子槽的形式,一种是万岭漫水桥至羊山老桥河段,河中心开挖一道子槽,子槽宽(10~20 m,子槽深0.6 m。另一种是羊山老桥至东白岩桥沿堤脚两侧开挖子槽,子槽宽(5~20 m子槽深0.6 m。通过疏挖子槽形成具有一定水深的过水断面,有利于鱼类等水生生物活动,滩地上种植荷花、睡莲、芦苇、香蒲、千屈菜、茭白等水生植物。整治完成的河道形成随弯就势、深浅不一的微地形。子槽呈现自然河流形态,犹如从山谷中静静流淌出的溪流,让人们回归自然,河流在静静流淌过程中又净化了水质,充分发挥了河道的多项功能。

2.3 建设跌水、橡胶坝等水利工程形成蜿蜒崎岖的水面

改变了裁弯取直的做法,根据河势,制造丰富多变的河底线、河坡线,创造较为丰富的水环境,改变原来呆板、单调的河道模式。潮河二期治理工程中在羊山老桥至东白岩桥通过沿子槽设置跌水的方式,形成蜿蜒崎岖的水面。在万岭漫水桥至东白岩桥长15 km的河道上共建有36 处跌水。

在潮白河治理工程中通过沿河道设置一二级、多级跌水、滚水坝、橡胶坝等工程措施,形成了梯级水面,不仅美化了水面环境,还能使水流流动,产生曝气,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4 采用植物护坡的方法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堤防

潮河二期综合治理工程中,依据生态治理的理念,在常水位以上进行生态护坡,生态护坡面积达82.2 m2。其景观定位为郊野风光河道,主导思想是根据边坡特点,创造特色绿化,突出河道景色,以展示个性化河道。河道绿化主体以攀援植物爬山虎、草坪为主,体现绿色河道,在植物配置上以野生乡土植物为主,重点地段根据植物的花期和地形的特点,点缀花灌木,栽植紫薇、连翘、丁香等,创造高低错落的园林景观,与群山呼应,使人们犹如在一条峡谷之中,与世隔绝,完美生态、自然,实现护岸、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的目的。

2.5 采取多种措施净化水质

密云县为达到净化河道水质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措施。①利用湿地的自净功能,涵养水源;在河道中放养鱼苗,减少水体的富营氧化。②利用梯级蓄水等工程措施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提高水体的含氧量。③在潮河下游建再生水提升泵站将下游河水提升到上游,达到水循环。④优化调度河湖水源,每年由沙厂水库通过工程管道集中向白河补充清水,增加水量。⑤在白河左堤铺设从观塘云鼎别墅区外至东智加油站外与市政管网相连的污水管线1 条,全长3.3 km解决了该段白河沿线约5 000 人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避免了对白河生态环境的污染。

2.6 利用水系,依附地形地势,营造景观氛围

水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对城市水体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城市河道水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潮河从新城东南侧流过,潮白河从城南流过,因此在治理新城段河道时,要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利用河道滩地设置适量园林小品,将沿河两岸建设成绿色亲水空间,建立水域与陆地的和谐过渡带,为人民群众构建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为活动空间。为了营造景观,建立滨水环境,在潮白河生态治理工程中结合跌水、橡胶坝、滚水坝等工程建设,在河道中修建2 座湖心小岛,不仅增加了景观效果更有利于生物栖息繁衍。在潮河二期治理工程中在新城段结合湿地建设,建景观亭2 座;建成园林休憩平台、景观平台等共29 个;建成栈桥21 座;建成步道29 处;建园林路11.1 km。形成了高低错落、富于变化、整体和谐的景观空间。

3 成效

3.1 提高了防洪标准,消除了防洪安全隐患

生态治理前潮河和潮白河道,10 a一遇洪水疏浚,洪峰流量为200 m3/s 而生态治理后的河道,50 a一遇和20 a一遇洪水位设计,设计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1 700 m3/s 750 m3/s提高了防洪标准,为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为河道日常管理和防汛抢险创造更好的条件。

3.2 带动了密云县经济的发展

生态治理河道,带动了沿岸生态园区、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密云地区获得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双赢的局面。

3.3 使河道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生态治理河道,拦截雨洪、蓄水形成水面或营建湿地,回补了地下水,涵养水源;保护和美化了环境,调节了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建设生物群落的栖息地,为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经过生态治理过的河道达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效果[4]

参考文献

[1] 史淑晨,王学平,焦梦妮. 密云县水资源综合规划[M]. 密云县水务局,2009.

[2] 杨毅.河流治理规划设计新理念与实践应用[J]. 北京水务,2005(2).

[3] 杨东方,王军,马洪涛. 平谷新城河湖水系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J]. 北京水务,2009,(6).

[4] 杨毅,朱荔,等. 密云潮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报告[R].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

作者简介:陈秋红(1971-),女,工程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