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莱茵河治理经验:严格执行环保要求 沟通要顺畅
作者:吴陈 唐志…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2454  更新时间:2013/4/5 11:10: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德国科隆附近的一段莱茵河

德国科隆附近的一段莱茵河

    莱茵河是欧洲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东部,纵贯德国南北,最后抵达荷兰入海,一共流经9个国家,流域生活着大约5000万人口。

    上世纪早期至中期,工业化发展的狂热使人们忽略了对这条欧洲母亲河的保护,污染严重侵害莱茵河生态环境,以至河内鱼虾绝迹,甚至一度得名“欧洲的下水道”。

    频发的环境事故终于唤醒民众、企业和政府。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为代表,莱茵河流域各国建立并不断完善协作机制,严肃律己、互通信息、整治污染。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莱茵河已恢复生机、重现美丽,多国协作的平台仍在继续运转,继续守卫莱茵河。

    1、环境灾难惊醒莱茵河畔

    在20世纪工业化发展热潮中,莱茵河周边兴建起密集的工业区,尤以化工和冶金企业为主,河上航运也迅速增加。从1900年到1977年间,莱茵河里铬、铜、镍、锌等金属严重聚集,河水已经达到了有毒的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起,鱼类几乎在莱茵河上游和中游绝迹。作为下游国家,荷兰的饮用水和鲜花产业也因来自德国和法国的工业污染而损失严重。

    1950年,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和瑞士在瑞士巴塞尔建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该委员会下设若干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监控污染源等工作。但彼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五年,边界开放程度、经济条件等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合作的最初并不愉快,收效甚微。

    1986年11月,巴塞尔附近一家化工厂仓库着火,消防措施使约30吨化学原料注入了莱茵河,引发了一场让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环境灾难,造成大量鱼类和有机生物死亡。

    这起事故震惊公众,人们走上街头抗议,但也因此成为一个有力的历史契机,促成了1987年5月《莱茵河行动纲领》出台,各方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1993年和1995年,莱茵河发生洪灾,ICPR又将防治洪水纳入其行动议程。2001年,《莱茵河可持续发展2020规划》获得通过。

    现在,ICPR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政府间机构,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比利时、荷兰等9个国家通过ICPR协调莱茵河的治理和保护工作。

    ICPR由全会、秘书处以及技术机构组成,并通过各国部长级会议行使极高的政治权力,从而可以产生有政治约束力的决议。各国政府代表分成不同主题的工作小组,每年共举行约70次正式会议,探讨莱茵河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各种非正式的讨论和交流则基本上每天都在进行。

    2、“喝咖啡”也可解决问题

    ICPR秘书长本·范德韦特灵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合作的起步阶段是最困难的,需要达成共识、确定问题在哪里。ICPR刚成立时,针对当时莱茵河面临的污染问题,ICPR把建立检测机制并兴建污水处理设备定为优先解决的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间的合作已经越来越顺畅,很多具体问题通过非正式的接触,比如“喝咖啡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了。

    各国在莱茵河治理和保护上的侧重点和擅长领域不尽相同。ICPR也提供了经验分享的平台,同时通过协调工作尽量使各国的步调一致,取得平衡。

    如在瑞士,第一部《水保护法案》于1957年生效。每户城市家庭的污水管道逐步与污水处理厂相连,使水质在几年后得到显著改善。

    瑞士巴塞尔的制药和化工行业为工业废水处理投入巨额资金,并终止了一些高污染的生产部门,转而在研究、开发与管理领域加大投入,对莱茵河治理起了重要作用。目前,瑞士在微量污染物处理方面走在前列。

    范德韦特灵说,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ICPR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目前ICPR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三:微量污染物治理和生态系统重建,流域防洪,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