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民间治水观察员:清理河道不难 重建河道生态链不易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点击数1913  更新时间:2014/3/3 8:43: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观察:谢谢你,自发打捞垃圾的村民想法:多些这样的志愿者,身边的河一定能更干净

    前几天,我和晚报的记者来到长湖,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在湖边打捞垃圾。

    攀谈之后,我才知道他叫李平,今年46岁,是雅宅村的村民,是个地地道道的环保志愿者。他每天都会来到湖边用自制的工具打捞垃圾。

    “能捞一点就少一点。”李平说。

    在他的指点下,我看到湖面上漂浮着一团团黑色的淤泥。这是原本在湖底沉淀的淤泥因为温差的变化,浮上来的,用小石子轻轻一打,淤泥就化开了。

    我用相机记录下了打捞垃圾的李平,如果多一些像他这样的人,或许长湖的水也不至于这么脏。

    长湖旁边雅宅村的村委书记陈春燕快50岁了,她告诉我,三十多年前,长湖周边的染化厂、化工厂都是直接把污水排进长湖的。“那时候村民也不懂,以为那些污水很肥,还一担担的挑进自己田地里当肥料。”陈春燕说。

    从1977年开始,除了灌溉,长湖周边的居民就已经不用这里的水了。

    “长湖污染的源头在附近这些厂里,这是村民们后来才知道的。我们曾经多次组织村民去厂里反映。刚开始收效甚微,次数多了,也引起了重视。”陈春燕说,七八年前,周边的重污染厂房都移走了。可湖水却已经被污染了。

    陈春燕还介绍说,现在雅宅村每年有6000元治水经费,组织村民清理湖面垃圾和水葫芦。听说最近政府要重点整治长湖,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毕竟是自家门前的河,我们都期盼着长湖能早一天治理好。”陈春燕对我说。

    观察:河已经开始干净起来了,可惜还有些异味想法:希望治理有成效,希望我的全记录更准确

    几天前,我正式成为了临海市桃渚镇中心河的民间治水观察员。

    每次经过这条中心河,心情都是挺复杂的。记得小时候,河水还是很清的,夏天有人游泳,还能看到小鱼小虾。现在河水变得黑乎乎的,别说游泳了,就是靠近一些都觉得很不舒服,鱼虾也老早就绝迹了。

    现在的中心河是乌青色的,上面还漂着许多垃圾和辨认不出的废渣。这条长度1公里左右的河道前后已经被截流,其中有一段河道已经开始清理,以往河道中的垃圾基本捞干净了,看上去已经整洁不少,可是河水还是呈现出很奇怪的颜色。站在岸边,还能闻到异味。

    其实我心里对这条河还是有些恐惧,原因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带着家里的哈巴狗丁丁在河边散步,当时不知道从哪里又窜出来一只大狗,丁丁受到惊吓,一个没站稳掉到了河里。等捞上来的时候,本来一身白毛的丁丁已经变成一条黑乎乎的臭狗了,后来洗了好几遍打了好几遍香波才把臭味盖过去。

    但过了几天,丁丁就害起了皮肤病,身上的毛整片脱落,医生说是因为水太脏太毒造成的,涂了很久的药膏才慢慢恢复。经过那次遭遇后,我现在都不敢带小狗到河边散步了。

    好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镇上对这条“母亲河”进行治理。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这条河在治理中慢慢恢复昔日的清澈干净。我也会把自己看到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一起见证“黑河”变“清河”的奇迹。

    通讯员 黄剑萍 记者 陈翔 王益敏 黄娜 陈栋 张苗 特约记者 何贤君/文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