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河湖治理技术介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科技网    点击数:3864    更新时间:2010/1/7

    2002年6月10-11日,《北京城区河湖水体水质改善与修复示范研究》课题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举行,该课题由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承担,现将课题的技术方案作简要介绍:
    1、河道水体水质改善拟选技术方案
    (1)湿地工程水质净化技术
    利用天然洼淀,经过合理的人工修整,建设天然湿地处理系统。在耐水植物与土壤的联合作用下,使河湖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2)天然与人工填料接触氧化技术
    水流从天然滤料间流过时发生过滤吸附,同时表面生长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或利用塑料(绳状、纤维状)等人工材料,作为接触氧化填料,对河湖污染水体进行净化。

   
(3)射流曝气增氧技术
    利用浮筒式扩散曝气装置,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值,为水体中有机物的氧化提供条件。

    (4)生物浮床水质改善技术
    在重度污染水域,由于水生生态系统已遭受彻底破坏,水体自净能力丧失,自然恢复的机制不复存在。人为建造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吸收、削减水中的N、P及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并在有限区域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

    (5)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技术
    为了降低输水管道投资和污水处理厂规模,特别是在近郊区比较分散的入河污水,开发入河污水分散生物处理技术,使点源污水在入河前得到就地处理。

    示范工程选址
    城市河道水质改善示范工程拟选址在三家店拦河闸下游的永定河引水渠,河道附近有足够的场地用于修筑示范工程附属设施,在南水北调引水进京之前,永定河引水渠将成为北京市城区河湖环境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其作为城市河道水质改善试验点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和示范意义。

    湖泊水质改善示范工程拟选址在什刹海和北海。什刹海和北海是连结北环水系与中南海的通道,在该地点实施水质修复示范工程,可保证在不影响中央政府日常办公的情况下逐步恢复北海与中南海的水质,防止夏季水华现象的爆发。

    河道水质改善示范工程方案
   
(1)永引渠——南旱河交汇口处河道水质改善示范工程
    湿地系统:主要以栽种芦苇、香蒲等耐水植物为主,建设面积为0.4ha。
    天然填料过滤与生物氧化系统:总共两道,南旱河填料体积120m3,永引渠填料体积160m3,总填料体积280m3。

    (2)永引渠三号跌水水质改善示范工程
    在永定河引水渠三号跌水的下游100m处,设置人工填料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该处河水经过跌水曝气后,可以充分利用溶解氧含量高的特点设比表面积大的生物载体,需填料体积为50m3

    (3)双槐树与罗道庄污水分散处理示范工程
    拟建设两处入河雨污分散处理示范工程,其中一处建设在永定河引水渠双槐树污水排放口,处理规模为60m3/日,采用地上生物处理(稳定溏+土地过滤)方案,处理后污水回用于附近果树灌溉或排入永引渠;另一处入河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在罗道庄上游附近,处理规模为10m3/日,采用地下渗滤方案,处理后污水达标后排放到永定河引水渠。

    2、湖泊水质改善示范工程方案
   
(1)松林闸水质改善示范工程
    曝气增氧系统:在松林闸上约900m长的明渠河道上,设置浮筒曝气增氧系统,前400m为射流曝气段,后500m为稳定沉淀段,设曝气机6台,曝气增氧后河水经铁灵闸流向西海。
    人工填料接触氧化系统:利用松林闸上游河道曝气后溶解氧浓度高的特点,在曝气段后500m明渠河道上设置人工填料接触氧化,填料体积30m3

    (2)前海与北海生物浮床水质改善工程
    生物浮床水质改善方案共建设两处:其中一处为试验点,建设在前海金锭桥东狭长封闭段,中间横跨万宁桥,桥西平均水深1.2m,东侧平均水深0.4m,建设面积为500m2。另一处为示范工程,拟建设在北海大桥以北,水深为1.4到1.6m,浮床建设区域长250m,宽10m,面积2500m2

    (3)西海入口水质改善示范工程
    对西海进口的宽阔带进行适当改造,铺设天然填料与建设人工湿地,填料体积为30m3。湿地面积0.2ha。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