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模式”创城镇水环境治理神话

作者:赵登岩    文章来源:合肥在线    点击数:841    更新时间:2010/4/8

  核心提示

  2006年至今,4年多,合肥开工建设水环境治理工程90项,概算投资94.61亿元,其中已建成53项,在建37项,完成投资46.54亿元;仅2008、2009年两年,合肥就建成大、小污水处理厂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1.7万吨/日;新增污水主干管网1101公里。

  数字意味着什么?

  据统计资料显示,1989年~2005年,长达16年,合肥用在水环境治理上的总投资不过15亿元;同样在这16年间,合肥共建设污水管网515公里,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总处理能力43.5万吨/日,其中,30万吨/日的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建设周期9年。

  相关人士指出,同自身比,合肥近年用在城镇水环境治理上的大气魄投资一目了然。然而,就算站在国内视野下,这组数字同样可圈可点。

  在昨天于合肥召开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工作现场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还有106个市级城市没有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36个大中城市污水直排现象普遍存在,管网覆盖率非常低,截流也不到位;60%的县城污水处理处在空白阶段,绝大部分乡镇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50%(全国平均水平约为55%)就算是做得不错的城市……

  而截至目前,合肥的城市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处理率均已达98%以上。

  书写精彩赢回荣誉

  精彩的水环境治理画笔,为合肥赢回了一系列荣誉:2008年,合肥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在全国36个大城市中连续排名第一;2009年,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综合考评继续领先;2008年,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获“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8年,合肥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作经验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今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现场会议更是开到了合肥。

  合肥,因水而生,由水得名,南枕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地处江淮之间,是我国唯一的临湖省会城市,与水有着不解之缘。

  下一步,合肥将结合国家“水专项”,开展污水厂提标技改、污泥处置、河道底泥清淤、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工程试点;抓好再生水回用,完善再生水建设规划,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结合旧城和城中村改造,继续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排水设施信息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污水处理厂突发状态下污水的调配和处理问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负责辖区排水支管网的建设、管理以及沿河污水排口的综合整治,并将其列入目标考核范围;继续做好节水工作,以提升节水型城市创建指标、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试点工作为载体,在水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控源截污水平。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