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率先建成国内最先进的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系统

千余个“地眼”紧盯水质变化
作者:刘晓星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927    更新时间:2010/4/8
    
  历时3年、总投资8476万元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和重要污染源监测网已建成,1182个“地眼”实时监测京城地下水,这意味着北京率先建成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系统。
  北京市地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由1182眼监测井构成的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和重点污染源监测网,在全面监控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北京在地下水环境污染方面的监控能力,为研究制订地下水污染整治方案、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地下水位下降“寅吃卯粮”
  北京到底有多少水?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1400万市民的生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北京地表水可开采量为13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6亿立方米/年,即每年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约为40亿立方米。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市人口急剧膨胀,用水量剧增,缺水就成为北京市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气象资料显示,1999年以来,北京地区基本上没有大雨,多处在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620毫米以下的水平,有时只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0%左右。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端,是一个西北高、东南低,面积达6528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最近50多年来,北京市境内地表水几乎衰减了3/4,导致维系首都1400万人口水资源利用量的2/3都来自于地下水。尤其是1999年~2005年,北京连续干旱,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目前地下水供给约占北京市用水量的70%,平原区是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区,承担着90%的地下水源供给。因此,北京也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给水源的特大型城市。
  目前,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同时也是北京生态环境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北京市地勘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对地下水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有许多大型重化工业企业,工业用水量非常大。近些年,这些大型企业纷纷外迁,工业用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因为北京人口在急剧膨胀,居民生活用水量呈上升趋势。北京城市用水中比重最大的就是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近60%。由于工农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北京水资源出现了亏损,超采造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寅吃卯粮”。从2003年开始甚至动用了应急水源地的地下水。
  超采地下水埋下安全隐患
  超采地下水就是透支子孙的“救命水”,按照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2001年的统计结果,截至2000年,北京市用水亏损资源量为57亿立方米,每年大约缺水5亿~6亿立方米。当地表水满足不了用水需求后,人们就开始开采地下水。而据该院的监测,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为3300平方公里,并且已出现大面积降落漏斗,连续的超量开采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必然会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降。在北京地区东南部、北部、西北部已经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专家表示,地下水超采还会带来一系列恶果,比如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污染加剧等,这会直接带来饮用水安全问题,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是很难治理的。
  为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对那些容易造成污染的地区,如垃圾场、加油站等,要加强监测研究,并做必要的处置,以降低其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地下水的补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它滞后于大气降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是很难得到大气降水补给的。
  千余个“地眼”监测地下水
  虽然地下水长期超采严重威胁着地下水资源的持续供给和地质环境安全,但长期以来地下水研究工作却一直相对滞后。
  2007年1月,北京市地勘局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情况的报告》。当年11月,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地勘局联合立项,正式开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与初步整治方案》项目。项目总体目标是:在北京市平原区开展水文地质和专项污染源调查,查明地下水污染状况及潜在的重要污染源;完善区域地下水监测网以及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测网及相应的数据库,形成全市统一的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以及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地下水长期、系统的监测与评价能力。
  至2009年年底项目完成,经过3年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建立了包括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在内、共1182眼监测井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监测网充分吸纳和利用全市原有监测井资源,整合了市域范围内监测井685眼,补充建设了137眼监测井,完成污染源监测孔360眼,建成了拥有1182眼监测井,控制面积达6900平方公里,覆盖平原区(含延庆盆地),监测层位包括浅、中、深层的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全市平原区重点污染源监测网的形成,改变了单一监测地下水质量的现状,实现了从源头监控地下水污染的目标。
分享到:

文章录入:小蟹    责任编辑:xiexiaoling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