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信用评价身后南海治水压力攀升
日前,南海区环保局公布了2009年度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90家环保诚信企业获“绿牌”,20家企业被亮“红牌”,另有64家企业被亮“黄牌”。
值得一提的是,受评企业中,“红牌”企业仍集中在陶瓷、铝材、五金等传统重污染行业,而“绿牌”企业中,同样绝大部分分布在上述行业。这说明南海对传统污染行业整治收到了实效,但仍未收尾。实际上,在环保信用管理评价体系中,工业废水排放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这意味着,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变化的背后,是地区水环境治理的进程,也是南海在广佛同城背景下治水压力的攀升。
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记者了解到,相比2008年度南海环保信用评价,2009年的“红牌”企业减少了10家,“绿牌”企业增加了30家,但“黄牌”企业也增加了15家。同时,今年纳入南海区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企业,从去年的197家提升至252家。
在此次被亮“红牌”的20家环保严管企业中,桂城街道有1家,西樵镇3家,狮山镇9家,大沥镇4家,里水镇3家;罗村街道、丹灶镇和九江镇无企业上环保“红牌”榜。
而在“绿牌”的环保诚信企业中,西樵镇占32家,数量居南海8个镇街之首;罗村街道则最少,只有2家。而在被亮“黄牌”的环保警示企业中,狮山镇数量最多有27家,九江镇则只有2家企业。
记者再翻开地图,发现南海与广州直接接壤的主要是桂城、大沥和里水3个镇街,两地交界区域的河涌也主要集中于此。但根据上述评价结果,这3个镇街的“红牌”企业并非最多,甚至是偏少,尤其对于拥有大量传统产业的大沥镇而言,仅有3家企业被挂“红牌”,已然说明水环境治理走上正轨。
而在此前工业废水排放较多、污染较为严重的陶瓷、铝型材等传统污染行业中,经过整治,基本上全面“飘绿”。“这说明南海近两年来的环境整治取得了成效;而传统重污染行业大量‘泛绿’,也说明铝型材、熔铸等行业的专项整治让这些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南海区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评价。
记者还了解到,为保障亚运会的环境需求,南海此前曾表示,亚运会前广佛接壤处污水不再流入珠江。而日前,佛山市汾江河整治44个治污项目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也意味着,广佛接壤处的生活污水已基本实施截流并集中处理,解决了污水直接流向广州的问题。
同城治水路在何方?
南海区内河涌综合整治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南海在治水方面花了相当多的功夫,这一方面是南海自己的民生工程,另一方面也是对位于南海下游且即将举办亚运会的广州负责。
该负责人结合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分析,西樵的“绿牌”企业最多,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西樵的工业污水处理成效较好。“实际上,现在西樵和大沥镇是全区做得最好的。”他介绍,目前西樵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收集处理方面,都走在全区的前列;同时,截污管网铺设得最广,不少镇街还在铺设截污主管网的时候,西樵已经实施支管网的铺设了。“这些支网主要进村居、社区和比较分散的工业园。”
不过,狮山“红牌”企业最多,也并不能说明狮山的治水就做得不好。该负责人表示,因为狮山是由此前几个镇合并而成,合并前每个镇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但因为现在区域比较分散,面积也很大,管网全面铺开的难度比较大。“当然,也可能是一些企业的污水没经过截污管网收集,工业污水处理率较低,使得它们‘红牌’企业比较多”。
将这两个镇街的治水情况置于同城治水背景下,不难看出当下同城治水的尴尬。一方面,广州因为亚运会即将举行,治水压力可想而知;而南海位于广州上游,虽其不论治水经费还是机制如何有保障,但仍有其自身的治水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亚运前不让污水流入广州,但广州在重压之下,仍会做出单方面行动。
然而,广佛同城进程既然在推进,南海和荔湾也签订了环保合作协议,双方决定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两地环保工作,那么水环境治理就应该同城协作。
南海区副区长刘涛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8年前,广佛接壤区域的污水处理能力只有14万吨/日,而今年底各个污水处理厂项目投入运营后,可超85万吨/日。刘涛根说,以珠江西航道为例,牵涉广州花都、荔湾、白云、佛山的南海和三水,“河涌水质改善,必须多方配合,共同联手,这样才能保障河涌水质改善的长期效果。”
●相关
以北村水道和官山涌为试点
南海探索跨界河涌流域整治
6月22日,南海召开北村水道及官山涌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议,决定以北村水道、官山涌流域为试点,探索跨界河涌流域整治。
记者了解到,北村水道是连通珠江的广佛河涌,跟官山涌都是南海重要的跨镇河涌,其中北村水道流经狮山、大沥、里水三镇,流域内常住人口近30万,工农业产值超500亿元。
南海区河涌办主任李杰东表示,经过各级各部门两年半的通力合作,南海内河涌综合整治基本按预期目标推进,从区域治理的角度上看已到了收尾阶段。
“但从具体某条河涌的角度,仍有不少环节需要改善。”李杰东说,此前由于各镇街内河涌综合整治任务繁重,导致跨界河涌治理缺乏统筹安排。而北村水道和官山涌是南海重要的跨镇河涌,因此,南海将以其为试点,探索流域综合整治。
据介绍,从今年8月开始,南海将全面开展两大水系流域沿岸违章建筑的清拆工作,关停清理流域内属禁养区范围的禽畜养殖场,并对流域各河涌沿岸的排污企业、沙石场和煤场进行整顿、清理或搬迁,建立沿线垃圾收集站点,加快推进污水厂及截污管网建设,确保年底前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7%。这一阶段整治工作将在年底完成。
南方日报记者赵进实习生李欣仪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