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为中国“水科技”把脉求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1000    更新时间:2011/11/22

  古人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现代文明则以科技驾驭不羁水流,承载万舟千帆,滋润沃土良田。

  从中央一号文件,到亿万中国百姓,目光聚焦水利,期望寄予水利,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在2011年显得空前突出。

  作为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完备并且实力最强的水相关学科的国家重点大学河海大学,主动请命于国家,服务于基层,凭借自身水利特色,通过三个阶段半年多时间,积极务实地组织了两百多支由教授、博士为主组成的服务团(简称“百团行动”),到江苏等26个省份基层水利部门、工程现场和田间地头,提供文件宣讲、技术咨询、科技攻关、政策研究、职工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目前,河海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特别是水利行业科技创新和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为国民经济建设解决了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沃土立大树 凝练学科广合作

  近年来,河海大学以学科为依托,从国家、部省和学校三个层次分别搭建了科技合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的四个“高原”,并在这片高原上建立起了新的科技高峰,2004年“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05年获准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使该校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9年,河海大学水利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总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以水利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一批学科研究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河海在已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外部拓展,牵手世界高水平大学,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合作。“中德水资源研究所”、“水利建设3S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为该校站上国际学术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学科领域为引导,统合行业内社会资源。早在十年前,河海大学就成立了合作发展委员会,130多个成员单位中几乎包括了所有涉水机构和部门。新增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覆盖了水利相关支撑学科。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 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路修筑的世界性难题,被喻为攻克了“工程中的癌症”,其中就有河海大学与合作发展委员会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努力的结果。

  老树发新芽 强化特色谋新机

  在产学研结合与发展中,河海大学遵循“大项目”产生“大成果”的思路,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一批重要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脱颖而出,近年来有2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61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获得专利1260件。

  在科研过程中,针对重大问题,河海坚持“大兵团作战”战略。在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国家重点工程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中,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学科的多位专家联合攻关,在工程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河海也被建设指挥部授予“苏通大桥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此项工程建设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近几年,河海在注重夯实传统科研优势的同时,密切关注未来社会的科技走向,勇于探索新的科技领域。2005年,河海大学实施了科技部立项的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十一五”国家863重点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建成了我国第一座70kW塔式太阳能热电工程并成功发电,走出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

  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河海大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严恺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河海专家学者们就开始了港口与海岸带研究,严恺院士堪称我国沿海开发领域的重要开拓者。目前,河海大学有31个沿海开发研究机构和86位专家学者被上报“江苏省沿海开发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咨询库。河海大学主持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江苏部分)”、“973”计划项目“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口环境生态安全”和“江苏省海岸带与海岛资源调查”项目,均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了重大科技支撑。

  春来花满枝 科技转化结硕果

  河海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通过以学带研、以研促产,把科研成果及时地推向社会前沿,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每年都会给东部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河海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建立“天文潮+风暴潮+洪水”三碰头预报理论和模式,研究开发出的海岸风暴潮灾害预报系统,大大降低了台风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

  在河海大学,有一个被国人称为“大坝的守护神”的吴中如院士。在他的带领下,该校紧密结合三峡工程,深入研究大坝安全理论与技术并将其成果直接应用于三峡、龙羊峡等几十座大坝工程,为提高我国大坝安全监控水平提供了源头性技术支持,仅此一项科研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达2.11亿元。同时,“全国水库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已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三峡等90余座大中型水库采用,在全国已使用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水库中占60%以上。

  2011年5月,在迄今为止中国投资最多、工程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运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整治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表彰中,河海大学不仅获得国家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而且在11位“杰出人物”中有5位均为河海人。

  2007年,水利明珠太湖大规模爆发蓝藻,河海大学的专家于第一时间深入调研,形成了“太湖引水条件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状态的模拟计算分析报告”,并提出了水质应急处理组合技术方案,成为太湖治理的“及时雨”。河海的专家在主持4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的同时,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控制机理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太湖治理难题,河海也因此被确定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单位。在200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生态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被应用于23个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中,按照世界银行估算,该成果应用后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新增利税近7.7亿,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及环境效益。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