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人类未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12

  一、遗传和环境保护

  环境就是对人类生命活动有影响的各种外界因素,也就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作用于人的外界影响和力量以及其范围或境界,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这种生存环境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不同于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是在人类发生、发展过程中,经人类利用和改造过的环境,它有着人类活动的烙印,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交织在一起的人类生态系统。

  随着人类本身的发展,由于人类的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常可造成对周围环境如大气、水体、土壤、食品等的污染,使得一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和生物体中,妨碍正常生理过程,导致生理变异、生长畸形、体内物质组成改变等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环境的恶化,不仅可以引起人类的疾患,导致一些生物濒临死亡,尤为严重的是还会由此影响到有机体遗传物质的变异。20世纪初期,日本发生的一种骨痛病就是由金属镉(Cd)所引起;而久未弄清原因的“水俣病”,其元凶则是有机汞。现在,已发现许多环境污染物的半衰期很长,而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在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内的积累,不仅危及到亲代的发育,而且有一些物质还直接对遗传物质产生影响,引发变异,危害于后代。

  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其主要目的是维护人类健康,特别是要保护人类的基因库不受环境污染而遭损害,能够健康地繁衍后代。因之,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遗传多样性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彼此有机联系,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而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基础。遗传多样性就是指每一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因此,遗传多样性是一个需用种、变种、亚种或品种的遗传变异来衡量其内部变异性的概念。我国有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其物种、亚种或变种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是遗传多样性的珍贵宝库。另一方面,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还驯化和培育了许多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也十分丰富。正是这些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中国物种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而通过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又形成我国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作物、果树、畜禽以及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无不与它们本身以及野生亲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有关。因此,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言,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也日益深入,已建立了各种测验的最新方法,如通过核型分型、染色体分带技术来确定物种的分类地位;利用同工酶与蛋白质多态性分析以研究动、植物核基因组的遗传变异,群体的杂合度和近交情况;采用各种检测DNA多样性的技术,如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DNA指纹(DAF)、微卫星DNA、DNA序列分析及非损伤DNA分析等以提供各种遗传标记,用于分子进化、分子系统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并辅助育种等。

  我国科学工作者近年来应用这些新方法,已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确定了一些野生珍贵动植物的进化和分类地位;还探讨了某些物种的濒危缘因,并提出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的遗传管理方法。对一些经济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探讨,在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品种分化、品种鉴定和评比、指导育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分离和基因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实质上就是在基因和基因组水平上的保护。如果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个物种的灭绝就意味着将有难以数计的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伴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被大面积破坏,加之环境污染等,使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畜禽、作物、果树品种等资源的大量流失。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存在的保证,而物种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物种要从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入手,而评估物种受威胁的程度以及是否已摆脱受威胁的状态必须建筑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可见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认真对待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才能保证人类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维护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繁荣。

  近年,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有关《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中已提出要维护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基因多样性及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在减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和防止物种灭绝的同时,制定经济有效的保护对策是生物保护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正确确定生物保护中的基本单元则是其中的基础。1986年Ryder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提出的“进化上具有显著意义的单元(Evolutionarily Significant unit;ESU)”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为生物保护中的基本单元。正是由于世界各国现在都在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从积极方面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规律,制定周密计划,实施科学的有效管理,合理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各个方面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而使遗传多样性得到保护,并将造福于人民。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WCS中国项目部主任解焱:严加防范…
解焱手里拎着外来入侵的美国鳄龟。  三种途径造成外来物种…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