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从经济发展和人的行为对自然的破坏方面,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从人口需求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方面,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性认识,使人类觉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为严峻的挑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生态哲学的应运而生,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哲学观的形成是在实践中执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结果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在多种发展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是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系统要素,改变系统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沿着一定的方向道路发展,最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系统各要素之间、社会与环境之间(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系统整体的发展和谐、有序、高效,达到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它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关于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1、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使人类产生可持续发展思想。人口增长必须进行控制的社会共识,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关于人类是否需要控制自己的生育行为,是否需要对人口发展总量进行干预,争议了—千年时间。1974年的联合国人口会议(布加勒斯特)上,各国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不少国家和政府认为不需要控制人口增长,还没有正确认识人口过快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社会进步的压力。1984年的联合国人口大会(墨西哥)上,各国面对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态势,以及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共同感到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次大会宣言体现出绝大多数国家对人类发展健康延续的关注,从而首先形成在人口问题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人口行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相互影响,使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综合思考,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二战后的30多年中,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使得世界经济进入历史上最高速度的持续增长,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形成严重的破坏。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斯德哥尔摩),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认为今天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人,由于过度破坏地球资源和污染生态环境,可能会使后几代人的处境恶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观点。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l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体现出当今人类社会形成了人口与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各国政府最高政治级别的政治承诺。这次会议标志着各国认识到,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不断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继而会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对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综合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3、促使人类健康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心议题。对以人为本思想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石。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1993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人权大会(维也纳),重申所有人的基本人权的重要意义,强调人文发展的观念。1994年联合国又召开了人口与发展大会(开罗),主张人是一个国家中最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中心议题,强调在发展中给予所有的人平等机会。1995年联合国召开了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哥本哈根),在发表的宣言中要求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地位,各种经济都要最有效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保证各代人的平等和对环境综合持久的利用,努力实现对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类的责任。1995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北京),提出在发展中让妇女真正享有同男人相同的机会,认为对妇女授予权能是将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联系起来的最佳选择。上述一系列国际会议反映出的主体思想,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充实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4、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可持续发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在对未来经济形态进行展望时,曾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有一半是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上。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也采用了“知识经济”的说法。尽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保留意见,但知识经济概念被社会广泛接受。最近,世界银行发表的1998年和1999年年度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从全新的视角审视经济发展和建立市场,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一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贫困的病根。缩小知识差距就必须有效地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和交流知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利用这次机遇实现新技术的跳跃式发展。知识经济将促使经济活动的决策和管理知识化,反映出入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科学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使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通过发展知识经济的新途径,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3%,但经济快速发展中却明显暴露出了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多年来我们实行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战略,高投入、重复建设,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重开发和利用,轻保护和恢复,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二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不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人口大部分是在农村,因此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凭借自然资源去促进经济发展,而粗放开发的结果只能是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1、经济发展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首先,经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消除贫困,这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普遍权利,任何国家都有发展权。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剧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并最终摆脱贫穷和愚昧。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点,离开了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经济发展具有相对极限。经济发展都有一个部分极限和整体极限的问题,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现实能力,人口的增长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这些相对极限,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将受到惩罚。人们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掠夺性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形成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垦和毁坏森林植被造成的。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是前些年在河流上游区域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裸露、大量泥沙下泻、淤积和堵塞河道与湖泊;在中下游又大搞围河湖造田,使河道过水断面和湖泊蓄洪分洪能力都大大降低,导致洪水来临时不能及时泄洪和分流,引起洪水泛滥,灾情加重。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和酸雨等一系列灾害均是由人为的不当行为引起的。但是因噎废食停止发展也是不对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生态平衡条件下寻求最优的经济发展。虽然现代经济发展受到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仍可依靠科技从质量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广阔。 2、人类环境系统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首先,宇宙是无限的,从整个宇宙可能存在的生命及今后宇宙探索开发前景来说,人类的环境系统是无限的。 其次,地球是宇宙的一个有限星体,从地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来说,又是有极限的。地球环境具有相对极限,表现在地球有自己形成和终了的双向极限,估计约有50亿年左右,将随太阳的毁灭而毁灭。人类产生大约仅有500万年历史,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也是地球形成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才出现的,资源和可利用的能源都存在极限。1996年全球用水量已达6万亿m3……,占可用淡水量的一半,若按目前速度增长,再过30年,人类用水量就达可用量的极限;全球人均耕地仅0.32公顷,已低于人口学家阿·索维认为的0.4公顷低限;1993年森林面积41.8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工业革命开始时的1/38,而且正加速减少。据1993年已探明情况,世界黄金储量只有6万吨,当年开采量2330多吨,还可开采26年;白银储量只有42万吨,当年开采1.41万吨,还可开采30年。铁矿石储量为1000亿吨,年产5.13亿吨,还可开采188.3年,其中,中国储量还可开采29年。铜的储量为5.9亿吨,年产933.7万吨,还可开采63.2年。铅的储量1.3亿吨,年产264.4万吨,还可开采49.5年,其中,中国储量还可开采11.9年。锡的储量1000万吨,年产18万吨,还可开采55.5年,其中,中国储量还可开采29.6年。稀有金属在现代产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用量虽少,但按已探明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有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其中按1994年产量可开采年限低于200年的有:钨(157年)、镍(127年)、袒(10年)、钽(109年)、锗(78年)、锑(48年)。煤炭约占各种能源储量的90%,据联合国《能源统计年鉴》,1993年全球可采煤炭储量5193.6亿吨,当年产量34.7亿吨,还可开采150年,其中中国储量622亿吨,当年产量11.5亿吨,还可开采55年。1992年世界第14届石油大会估计全球最终可采石油储量为3113亿吨,到1996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1400亿吨,当年产油34亿吨(20世纪50年代才产7.5亿吨),还可供开采41年;估计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327万亿米3,1995年全球已探明储量139.7万亿立方米,按1994年年产221万亿立方米计算,还可供开来63.3年(《世界情势图说》1997年),即使探明有新的储量,但石油和天然气是既定和不可再生的,总有一天会逼近储量的极限。太阳以每秒38×1026焦耳辐射地球表面,相当于燃烧115亿吨煤发出的热量;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达10%,地球植物总生产量折合为能量约达660×1015千卡/年,这些能量为人类所直接利用又是有限的。地球资源对人口数量的承载能力和环境的自净、循环能力也存在着极限,地球环境要维持有序化发展,就要有不断输入负熵的能力,否则就会引起系统的减序化变化,使环境退化,出现的极端就是系统的危机和崩溃。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接近或超过了环境的生产能力,造成各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3、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与稳定性 所谓生态系统就是自然界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产生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自然整体。它具有平衡性,即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处的成熟、稳定的阶段就叫生态平衡或自然界的平衡。这是动态平衡,保持这种平衡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反馈机制,而且平衡只存在于一定的条件或范围之内,当平衡受到外部的剧烈干扰,超过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不被发现,不对此失衡的生态系统加以警惕,则系统最终的崩溃将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还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直接依赖于系统结构的复杂度和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