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个经济大省与污染的“战争”
作者:林楚方等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1 15:05: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2006年的一天晚上,杨晓光在夜间突袭了两家印染厂,面对污水,杨发火了,“这样的污水你们也排,受害的是老百姓,最后政府要花钱治理,你们的良心在哪里?!”

  类似的检查,他的下属们已经习以为常,而工作的高强度也被杨的下属提起。北江镉污染事故期间,杨从英德会场赶回佛山开环保会,召开环保工作布置会议,在汽车上,下属看到市长手里拿着盒饭,菜就放在两腿之间。

  “有的女同事会被累哭,因为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

  佛山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讲述,有各种力量在逼迫你工作,不仅仅是市长,普通工作人员也在连轴转,因为那么多污染要监测,那么多项目上马,需要和各部门协调。

  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划,环保将被纳入官员考核指标,“民生问题和GDP同样重要,比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杨永泰说。

  2005年,佛山正式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指标体系,单位GDP能耗和城市生态环境指数正式纳入考核,两个指标,各占10分(满分100)。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GDP增长,但是两个指标没有完成,就有可能成为政绩瓶颈,“这是逼着地方官员们搞环保,我个人感觉,到年底,有可能有人会因为这个指标没有达到而影响整体考核。”杨永泰说。

  而佛山只是广东主动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

  任重道远

  即使对广东环境保护最乐观的人也不认为,广东的所有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虽然从程序上看,规划已由地方人大通过,意味着环境保护被纳入法制轨道,但袁征则担心实施效果,“理论上,违反决议便是违法行为,但实践中,这些违法行为很难追究法律责任,也不知道怎么追究。”

  还有人担心,当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企业被迫关闭后,将会转移到山区,流域上游等环境更为薄弱的地方。

  那些贫穷的地方会接纳污染企业,当地官员坦承,省里和地方政府有不同利益取向。2006年,有人大代表提出过监督议案。

  针对这一问题,陈光荣表示,“已经采取针对措施。山区上不上一些污染大气的企业,前提是当地的环境容量得有保障。但绝不能像先发地区以前那样搞,否则就完蛋了。”

  而外界更为担心的则是广东经济重型化趋势对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大亚湾石化基地、广州石化基地、茂湛石化基地等基地为结合点的沿海石化产业带,以及南海石化1200万吨炼油、广州80万吨乙烯等项目都被写入广东“十一五”规划。

  “我在国外访问的时候,留学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陈光荣说,一般理解,重型化意味着破坏环境,但实际上。

  “石化产业在国外搞了几十年了,他们转移到我们这里,技术也同时转过来,我们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所以并不必然带来污染。重化产业甚至比加工业的污染要小。”

  他认为,令人担心的不是这些大企业,而是小企业,“大企业一般很注意环保,因为,一旦出事就是大事,一停产,损失巨大,他自己会严格约束自己。”

  游霭琼则担心,随着重型化工业不断增多,能耗肯定会上升,“所以广东要继续保持能耗最低任重道远”。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广东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游霭琼分析,虽然广东污水处理能力全国一流,但是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67个县中,只有21个有污水处理厂,覆盖面还有限。

  此外,广东的酸雨频率依然较高,电厂的脱硫工作依然严峻,尤其是电力紧张,本来应该淘汰的污染严重的小型机组,还在使用。

  洁净的空气、纯净的水,这一要求依然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意义上,“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句空话。(记者林楚方 姚佳威 实习生龙玉琴 潘晓凌 /李丹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