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搜索结果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所有文章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屋顶空间 破解城市生态困局 [车昭益][2025年10月28日][12]
简介:将屋顶绿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技术有机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率、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微气候,实现“空间—能源—生态”的协同优化。
内容: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5%,城市建筑密集化带来的热岛效应、能源消耗与生态失衡问题日益显现。屋顶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破解城市生态困局的重要突破口。将屋顶绿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技术有机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率、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微气候,实现“空间—能源—生态”的协同优化。 现实困境 当前,屋顶绿化与光伏一体化应用虽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广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城市屋顶空间的产权复杂是项目推进的主要障……

2. [物种与群落多样性] 建设三峡库区种质“方舟”守护物种多样性 [王林蔚 李春艳][2025年10月20日][20]
简介:筑牢国家种质资源安全屏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局。
内容:
筑牢国家种质资源安全屏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局。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保存着2.3万余份栽培植物种质资源、5000余种野生植物,其中包括1630个中国特有种,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基因库”,是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地。 在全球生物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三峡库区正加快建设种质“方舟”,系统推进资源普查、收……

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 [黄艺璇][2025年10月19日][29]
简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内容: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重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我国全面绿……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周爱飞][2025年10月19日][19]
简介:生态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
内容:
生态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荒山荒漠披上绿装,越来越多的江河海湾恢复清澈,这些巨变无不昭示着中国生态修复的非凡成就。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

5. [生物与环境] 中国植物新记录种+1!西藏植物数据库又添新 [秦卫华 李中林 席运官][2025年10月19日][30]
简介: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内容:
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近日,科研人员在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过程中取得重大发现,共发现中国植物新记录1种和西藏植物新记录6种,进一步丰富了西藏的生物多样性“家底”。该项调查得到了南京所自有资金支持课题“定结县陈塘镇生物多样性(植物)调查项目”和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

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新研究解密珊瑚礁共栖物种演化“密码” [朱汉斌][2025年9月3日][92]
简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以封面论文和同期亮点推荐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林强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以封面论文和同期亮点推荐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林强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聚焦海龙科鱼类对珊瑚共栖的适应进化机制,成功解密了珊瑚礁共栖物种形成与适应进化的遗传调控机制,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我们以典型的珊瑚礁共生物种豆丁海马为研究对象,解析……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平均每年上升3.3毫米!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刁雯蕙][2025年9月3日][79]
简介:研究指出,过去30年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约3.3毫米,上升速度持续加快,显示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内容: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近日,记者从香港理工大学(简称“港理工”)了解到,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开拓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首次成功对全球海洋质量在过去30年(1993至2022年)的变化进行直接观测,进一步验证全球海洋质量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研究指出,过去30年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约3.3毫米,上升速度持续加快,显示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

8. [生态文明]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2024年11月4日][171]
简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明确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系统部署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彰显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

9. [生态系统] 以“三生融合”提升复合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陈开江 文传浩 罗胤晨][2024年10月17日][376]
简介:《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系统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服务。
内容:
陈开江 文传浩 罗胤晨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系统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服务。生态系统大多并非单一纯粹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的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相互融合,维持大自然与人类进行资源供应和能量转换的复杂系统。复合生态系统往往包含生……

1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包晓斌][2024年10月14日][198]
简介:黄河流域由于长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上中游地区多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带,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较大。流域3/4以上区域属于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
内容:
包晓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区和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尽管黄河流域水质逐步改善、水土流失减缓,但仍需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 黄河流域由于长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脆弱。尤……

30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1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