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介导的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
沈菊培; 贺纪正
文章来源:
生态学报, 2011年 12期
点击数:3963 更新时间:2011/8/1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
点此注册
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
点此登录
吧!
上一篇文章:
苏南丘陵区毛竹林冠截留降雨分布格局
下一篇文章:
树木年轮在干扰历史重建中的应用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延伸阅读
温室气体排放和城市化加剧复合型高温健康风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研究表明地球诞生时太阳比现在暗淡20%
农田温室气体重要产生途径低估
研究称史前地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并无关联
林木生物质能或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温室气体:测量方面的挑战
吃的是"草"排的不是甲烷 袋鼠为何不产温室气
保护红树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没有考试
环境资讯点击排行
安装屋顶光伏农户借“光”生“金”
福建推动“颜值”和“产值”同提升
浙江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科学有序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巨型滑坡或有助解释喜马拉雅山脉演变
面对极端天气,我国该如何建设气候适应
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办
赋能绿色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杜苏芮”缘何在华北引发极端强降雨?
我国CCUS应用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您所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本站搜索
绿色进行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